7日中午,陽光燦爛,廈門同安區街仔路。李延泉站在自家的屋頂上,看著正在安裝的一塊塊藍色的多晶硅光伏面板,十分興奮:“估計再過十多天,我就可以用上自己發的電,成為全省第一戶在屋頂建電站并且和國家電網互聯互通的居民啦!”
據悉,李延泉投入約20萬元,將安裝15千瓦太陽能電站。如果效果好,將接著在旁邊自己住的新別墅再建二期,設計總裝機容量40千瓦,一年可發電約5萬千瓦時。
這么大的動作,有可能令他創下全國民用屋頂太陽能電站發電量之最。
“吃螃蟹”決非沖動
李延泉是廈門東港國際集團董事長。他說,自己“吃螃蟹”決非沖動,而是精打細算的長期投資。
“近年來電價不斷上升,自家兩幢房子用電量大,一個月電費要4000元。這個光伏電站可發電25年,現在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用不完的電還可以賣給電網,我測算了一下,這么大的規模,投資回報期可大大縮短。太陽能屋頂電站將是賺錢和環保的雙贏之舉。如果成功,也可能為自己今后的投資找到新方向。”李延泉說。
在施工現場,福建先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工程師林芳瑋雖然干得滿頭大汗,但他格外高興。“我們過去都是給企業或單位安裝,這是第一次站到老百姓的屋頂上,這說明光伏發電已推廣到民用,真正市場化了。”林芳瑋說。
據從福建省電力公司營銷部獲悉,今年3月,國家電網出臺新政,將支持并網的范圍從光伏發電擴大到所有分布式電源。這意味著,如果居民家里或者工作單位安裝了太陽能、風能等小型發電裝置,發出的電不但可以自用,還能與國家的公共電網相連,將用不完的電賣給電網。據了解,想建發電站的“發燒友”大多是光伏行業上下游從業者。
6個單位發電項目已并網
“雖然是陰天,今天也發了近14度電。”9日下午,在福州鼓樓區軍門社區服務中心,社區主任林丹告訴記者,社區辦公樓頂上建的6千瓦太陽能發電站去年12月15日投用,可節省約三分之一的電費。現在,很多居民經過時都會專門進來看一下發電情況。
去年10月,國家電網公司提出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后,福州電業局在軍門社區和中誠名仕匯小區分別建了兩個樣板項目,宣傳推廣綠色環保理念。到目前,福建省已有廈門三氨光電等6個單位的光伏發電項目并網發電,總裝機容量共0.46萬千瓦;全省在建的13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達5.54萬千瓦。
今年2月1日,由福州振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建設的福州首套單位自建型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并網,至4月9日,累計發電4100千瓦時,其中上網賣給供電部門的有278千瓦時。
福建省電力公司營銷部負責人表示,分布式電源項目發電量可以全部上網、全部自用或自發自用剩余電量上網,由客戶自行選擇。過去,光伏發電項目只能自產自銷。而今,供電部門將按國家規定電價予以全部收購,使自發電者受益。
“屋頂賺錢”還要看政策
據了解,分布式電源是指分散存在的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即位于用戶附近,所發電能就地利用,單個并網點總裝機容量不超過6兆瓦的發電項目,包括太陽能、天然氣、生物質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資源綜合利用發電等類型。當下應用最為廣泛的,是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向部分政府機構、相關光伏發電企業下發了完善光伏發電價格政策的征求意見稿,透露出優先發展工商業用戶光伏發電的政策導向。
“自己發電自己用,多余電量賣電網,這事看起來挺美,但對普通居民來說,目前還不太現實,主要是因為成本較高、回報太慢。”福建先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行枝舉例說,“比如,我家準備安裝3千瓦的光伏電站,需投入3.3萬元。福州光照條件屬于三類地區,平均一年光照時間約1000小時,可發電3000千瓦時。我家平均一個月用電1500千瓦時,按照目前階梯電價,超過400千瓦時以上,一度約0.80元,一年可節省電費約2400元。也就是說,微型光伏電站的投入收回期要十多年。”
“光伏發電成本高,過去政府對列入國家金太陽和住建部門的光伏建筑一體化示范工程的大項目進行補貼。此次政策調整,公眾對家庭并網是否可享受政策補貼很關心。如果居民也能夠享受,可大大加快投資回收,推動民用電站市場化步伐。我們已開發了小型戶用光伏并網系統,目標是把電站建在別人的屋頂上,讓更多閑著也是閑著的屋頂也能賺錢。但是,現在還不是宣傳推廣的時候,一切要等政策出來。”李行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