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化技術發展,在諸多工業及基建設施領域都開始融入智能化技術,通過建設完成后具備的高度智能化水平做到更優質的技術提升及管理,電力網絡系統的智能化將是當前及未來電網建設與改造的的核心。正是由于智能電網建設涉及面非常之廣,技術要求極高,耗費巨大,所以一直以來,都受到整個行業的矚目。
關于我國的“智能電網”建設,也已經談了好幾年了,而且在國家層面上也已經被提出了好幾年,甚至連續幾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始終以快速的發展建設吸引著眾人的眼球。近些年來,隨著分布式電源快速發展,電動汽車、儲能裝置等大量接入,“十二五”時期智能電網建設將由試點階段轉入全面建設和推進階段,未來中電聯將加大對智能電網的研究規劃力度,并對規劃實行滾動調整制度。
具體來說,“十二五”時期智能電網建設將著力增強電網對新能源發電、分布式能源、電動汽車等能源利用方式的承載和適應能力,實現電力系統與用戶互動,提高電力系統安全水平和綜合效率,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努力實現分布式發電直供及無歧視、無障礙接入電網。”這一點在《規劃》中被予以強調。
《規劃》提出,到2015年,建成33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20萬千米,跨省區輸電容量達2億千瓦。要將分布式能源納入電力和供熱規劃范疇,加強配套電網和熱力網建設。創新體制機制,研究制定分布式能源標準,完善分布式能源價格機制和產業政策,營造有利于分布式能源發展的體制政策環境。要加快推廣應用智能電網技術和設備,提升電網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水平,提高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并網輸送能力。加強智能電網規劃,需通過關鍵技術研發、設備研制和示范項目建設,確定技術路線和發展模式,制定智能電網技術標準。
我國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仍較滯后,區域經濟和能源發展不平衡、不協調,能源供需逆向分布矛盾突出,協調發展任重道遠。加快電力發展,歸根到底是要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滿足經濟發展和人民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這是電網建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智能電網建設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先進的設備技術、先進的控制方法以及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提供滿足21世紀用戶需求的電能質量、容許各種不同發電形式的接入、啟動電力市場以及資產的優化高效運行,這是電網發展的未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