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城市建設將從傳統模式轉向為智慧城市規劃與建設,在整個建設過程中需要綜合使用諸多技術,包括物聯網、云計算、RFID等。
2012年,是我國RFID發展進程中關鍵的一年,為什么這樣說呢?這要從6年前說起。2006年6月,由國家科技部等15個部委共同組織編寫完成的《中國射頻識別(RFID)技術政策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頒布,分別對RFID技術和產業化制訂了相應的發展戰略和步驟,使我國RFID的發展有了明晰的思路。
2012年,RFID在經過了第一階段培育期(2006年至2008年)和第二階段成長期(技術:2007年至 2012年,產業化:2008年至2012年)后,即將進入第三階段成熟期(2012年以后),所以2012年既是第二階段成長期的收官之年,也是第三階段成熟期的開啟之年。這一年的發展狀況起承上啟下作用,各個項目實現情況的好壞,直接影響下一階段的進展。從2012年RFID的總體情況來看,在第二階段的部分預定目標沒有實現的情況下,第三階段部分目標已經逐步實現,因此,2012年的RFID處在兩個不同階段交錯呈現的局面。
當前,電子標簽分為無源和有源兩大類,有源標簽自帶電源,利用無線傳輸技術可以完成幾米到幾百米甚至上千米范圍的遠距離通訊識別,而其電池供電和使用壽命也可長達數年。利用RFID的這些技術特點,結合相應信息系統的管理,可以大大增強數字城管的作用,更好實現對城市部件的管理,方便事件處理。
在國家鼓勵和支持優先應用的領域,如公共安全、生產管理與控制、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交通管理、軍事應用、重大工程與活動等,RFID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取得了不少經驗,在其它領域的應用也日益受到關注。據ABI市場研究機構報告稱,政府部門、零售、運輸和物流領域將成為RFID產品的最大市場,約占其未來5年總收入的60%。
在醫療衛生領域,RFID在構建電子醫療體系,完善診療流程和運營管理,以及對藥品的保存和追蹤中發揮重要的作用。2012年10月份,國家衛生部已編制完成并上報衛生領域RFID(射頻識別)與物聯網發展規劃,規劃將明確未來衛生領域物聯網發展資金投入和總體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