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日本經濟產業省上月宣布成功從日本近海地層蘊藏的甲烷水合物(也稱可燃冰)中分離出甲烷氣體后,日本政府綜合海洋政策本部1日又公布了作為今后5年海洋政策方針的海洋基本計劃草案,表示將推進海底資源開發并加強日本周邊海域的警戒監視體制。
草案說,今后3年將致力于調查日本周邊海域甲烷水合物及稀土儲藏量,爭取在2018年確立甲烷水合物的商業化開采技術,使甲烷水合物成為未來能源資源。
草案說,加強日本周邊海域的監視及重大事態應對體制,確立島嶼的情報搜集與警戒監視體制,有計劃地裝備海上保安廳和自衛隊的艦船與飛機,加強海上保安廳與海上自衛隊的合作,實現情報共享。此外,在地圖和海圖上對名稱不明確的離島使用統一名稱,對確保日本海洋資源的重要離島采取特別管理與振興措施。
日本經濟產業省上月宣布成功從日本近海地層蘊藏的甲烷水合物(也稱可燃冰)中分離出甲烷氣體,并認為這標志日本可燃冰開采商業化進程邁出關鍵一步。這也是全球首次通過在海底分解含有大量天然氣成分的“可燃冰”取得天然氣。
此次作業區域位于日本愛知縣和三重縣近海的東部南海板塊海域地層。經產省所轄獨立行政法人“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以及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利用“地球”號深海勘探船,12日早晨在水深約1,000米的海底挖掘探井,通過降低地層壓力將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氣體與水分離提取。
日本作為海洋國家,周圍海域的可燃冰含量十分豐富。據研究,單東部南海海槽一帶,可燃冰的儲量便達5,739億立方米,是日本一年天然氣消耗量的七倍。而整個日本沿海的可燃冰儲量,據估算足以供日本使用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