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梯水價調整聽證會召開在即,市發改委昨天公布了參會的25名聽證代表名單,其中包括10名消費者代表。代表們普遍認為此次調價方案都在承受范圍之內,對水價上漲沒有太多異議,但應多征求普通市民的意見。
記者了解到,10名消費者代表半數還在研究、搜集意見,表態的5位代表中,3位選擇方案一,兩位選擇方案二,另外一位參加聽證的市人大代表也同意第二套方案。另外部分聽證代表提出:用水量受家庭人數影響非常大,調價方案應更精細化,以人為單位計算水價更合理。有代表透露,市發改委10日將組織代表們去自來水廠調研。
聽證·贊同
3位代表贊同方案一
理由:用水量夠 漲幅小
家住朝陽區來春園的退休市民李桂林表示更贊同第一個方案,即上漲0.95元。“水費漲價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市民的節水意識,不過上漲幅度還是小點兒好。”李桂林說,自家目前水電氣開支中,水費約占20%。
家住通州區新華東街的消費者代表可巨生也贊同第一個方案。他說,家里3口人,每月也就用五六噸水。而一般家庭每個月10噸水也夠了。這樣算下來,第一個方案中145立方米的年用水量是足夠的。
西城區右安門半步橋的退休市民張曉燕也認為145立方米的用水量“夠用”,因此“沒必要再多花錢”考慮第二方案,張阿姨估算了一下,調價之后家里的水費應該多支出10元之內,“調價之后,肯定節水意識更強了”。
3位代表贊同方案二
理由:用水量多 挺合算
房山區拱辰街道北關東路社區居民委員會主任史淑英認為,兩個方案除了年用水量不同外,就價格而言其實就5分錢的差距,這個價格差距感覺意義不大,不如直接選用年用水量更多一些、又好算賬的第二個方案,居民用水還能更靈活一些。
消費者代表王林洪贊同第二種方案,形象地把這一方案比作“家庭裝”。“第二個方案每噸水價比第一個方案看似多了5分錢,而用水量卻多了35噸,更符合大多數居民的需求。”
市人大代表、海淀區建筑行業協會的段淑珍認為,從用水量的角度看,一個普通家庭每年180噸、平均每月15噸的用水量綽綽有余,第二方案雖然比第一方案每噸多5分錢,但這種分檔照顧了90%家庭的需求,讓水價調整給居民帶來的影響降到了最低。“可以投入更多資金到供水排水設施建設中去。”
段淑珍認為水費調高后政府應加大設施建設,保證居民喝到放心水。“對于收上來的這些錢,政府財政要更公開透明,告訴百姓錢都用在哪兒了。”
聽證·建議
考慮情況不充分 以“戶”計價不科學
消費者代表海淀工商分局退休干部王維安對于兩個方案以戶為單位計價,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自來水公司沒有充分考慮實際情況。兩個調價方案區別并不大,但以戶為單位計價不科學,應以人為單位計算水價。
人多人少差別大 方案應該精細化
作為聽證代表,市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石油與天然氣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關平表示,因為有關方面沒有公布兩套水價調整方案的具體測算數據,現在無法選擇傾向于哪一套方案,他將對此進行調研,市發改委等部門將陸續召開座談會等活動,介紹具體測算數據,希望通過這些渠道能夠了解詳細情況。
對于現在公布的兩套方案,關平認為應該更加科學化、精細化。階梯水價和階梯電價完全不同,如果按戶計算,用電量受家庭人數影響比較小,可是用水量受家庭人數影響非常大,1人戶、3人戶甚至5人戶等,用水量幾乎可以是以人數為倍數增加的,如果按照統一的價格對人數多的家庭很不公平,他希望在這方面有精細化的方案。
聽證·客觀
首次推舉郊區消費者聽證
“消協首次推薦3名郊區居民代表出席此次聽證會。”北京市消協投訴部主任郎丹柯昨晚告訴記者,此次參與聽證的消費者代表都是由區縣消協推薦上來的,遵循了3個標準:一是北京常住人口,具有公益心且平時對用水情況有所了解;二是擴大覆蓋面,首次從房山、通州、順義3個郊區選了3名代表,反映郊區居民的聲音;三是照顧老中青不同年齡段,但側重年齡偏大的消費者,因為“老年人在實際生活中對水價會更敏感一些”。
多位代表將征求居民意見
有聽證代表表示,需要再仔細研究方案、征求更多人的意見,暫時不會明確表態。順義區石園東苑社區副主任田怡稱,她個人贊同第一個方案,但在詢問一些居民過程中發現,有的家庭人口多,甚至幾代同堂住在一起,用水量肯定很大。田怡表示,她打算這幾天在社區走訪調查,統一一下居民意見。
史淑英打算在社區舉行座談會,召集55名居民代表一起坐下來聊聊水價,“把大家的意見都帶到聽證會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