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底,盼著過年,希望時間過得快一些。這個月底,也希望過得快一些,而這次盼的,是冷空氣。
根據預報,近期中東部將迎來一股冷空氣,大氣擴散條件轉為有利。對于一周來飽受霧霾困擾的京津冀、中西部和東北地區來說,這是個好消息。
每逢霧霾,就只能等風吹、雨洗,好像已經成了慣性思維。在幾年前,霧霾發生頻次很低的時候,是行得通的。而到了今天,這種“成事在天”的想法暴露出了更多的尷尬與無奈。
原因很簡單,霧霾幾乎已經常態化。盡管媒體密集關注,但事實上,霧霾已經算不上突發事件,甚至也算不上新聞了。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霧霾就會“發作”一次,頻率上升,范圍擴大。
面對霧霾,預警和應急響應能力提升了不少,但依舊掩蓋不了這樣一個尷尬的現實:應急響應一定程度上能緩解污染,但其作用是被動的、暫時的,有時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盡管科學研究尚未提供足夠有說服力的解釋,但在每次關于霧霾成因的新聞通稿中,都少不了“排放強度大”、“氣象條件不利”這兩條。氣象因素很難左右,能夠做文章的就是降低排放強度。
我們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降低排放強度,提升環境空氣質量,真正起作用的,還在根上,在于結構的優化、規劃的調整、發展的轉型,在于保護與發展天平的再平衡、再調整。
濃霧之下,類似的部署一個接一個,類似的決心一個比一個大,好像很少有地方在坐等風吹。但經驗告訴我們,“雷聲大”未必“雨點大”。濃霧散去之后,“好了傷疤忘了疼”的也不在少數。
在環境保護部近期組織的一系列大氣污染專項督查中,很多地方仍存在各式各樣的問題,有些問題之前就被發現過,就是明證。
由于發生頻率高、影響范圍大,可以說,霧霾已經成為我國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抹不去的新注腳。
支撐這一觀點的事實比比皆是:能源消費總量控制不住,就連增速控制起來也困難重重;城市規模控制目標屢屢被突破,城市集群不斷壯大帶來霧霾“連片出現”;淘汰落后產能大打折扣,一些行業落后產能不降反增,污染負荷不斷增大……
這似乎成了“死結”,都喊著解,但很少有地方能解得開;儼然成了“怪圈”,都想著跳,但很少有地方跳得出。濃霧之下,是時候反思了:如何破解這樣的“死結”?如何跳出這樣的“怪圈”?
翻看網友評論,很多都在詰問發展的意義,質問現有發展方式,有的還很尖銳、激烈。公眾對環境質量關注度的迅速提升,一方面給地方政府帶來了巨大壓力,同時也為其調整和轉型提供了輿論支撐。
在當下這個發展階段,如果因為治理霧霾,經濟增速適當放緩一點,城市規模適當縮小一點,公眾的容忍度和接受度遠比以前大了很多。
道理很簡單,經濟增速適當放緩,但質量會更高,效益會更好,環境可以得到改善;城市規模適當減小一點,布局會更合理,城市病也會減少,住起來更加宜居。這樣的變化,無論在誰看來,都是劃算的。
問題在于,各地能否接受這樣的變化?地方主政者是否認可這樣的變化?頻繁出現的大范圍、高濃度的霧霾天氣正面警告我們:對于這些變化,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到了必須接受的時候了。
和以往歷次一樣,再過幾天,一陣風就能吹走這次霧霾,吹來藍天。然而,我們不應該也不能每一次都坐等風吹。否則,一旦風停了,霧霾還會再來,而且可能比這一次更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