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北京又一個難得的藍天。之前一個周,北京重污染過程共持續7天,呈現出來勢快、時間長、范圍廣、程度中的特點。
消霾,難在何處?
日前,在中國科學院學部主辦的“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科學與技術前沿論壇上,來自清華、北大和中科院的科學家介紹了他們對霧霾研究的最新進展。
污染物排放清單難以確定
清華大學教授賀克斌一直想給大氣污染源列一個“清單”。“只有知道了污染物有哪些,才能為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提供科學依據。”賀克斌說,“但要列這樣一個清單太難了。不僅面臨著技術性問題,更因為中國有世界上最復雜的排放源。”賀克斌介紹,在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落后產能已經被淘汰,他們的監測就很有針對性,但在我國,最先進的工藝與落后工藝同時存在,這就給監測增添了很多問題。同時,我們國家技術更新的速度很快、土地利用的時空變化也很快,這些因素都導致排放清單無法及時更新。“國際上有一個發展趨勢值得關注,利用衛星遙感持續觀測。”賀克斌說,應當研發新的高時空分辨率排放表征模型,同時利用高分辨率的衛星和地面觀測資料,開發清單校驗技術,提高排放清單的精度。
二次粒子的形成機制研究仍有待加強
直接排放到空氣中的污染物會在空氣中發生各種物理、化學反應,這些二次生成的細顆粒物對空氣質量的影響更大。中科院生態中心研究員賀泓說:“在成霾污染過程中,二次生成細顆粒物可占PM2.5的60%至70%。” 但是,截至目前,科學家們仍不太清楚某些二次粒子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因此,在賀泓看來,二次粒子的形成將是今后一個階段研究的重點。“今后,我們要加強大氣新粒子成核機制,二次粒子形成、增長和老化機制的研究,特別是霾形成機制中的關鍵過程。”賀泓建議,在現階段,應該優先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他解釋,硫酸鹽是形成PM2.5的一種重要的二次顆粒,而氮氧化物可以促進這種化學反應的發生。“氮氧化物排放增加很可能將抵消掉我們長期以來脫硫技術應用所取得的空氣治理成績。”賀泓說,“因此,我們必須優先考慮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特別是控制城市機動車和工業燃煤的氮氧化物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