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環保部門近日對8個城市開出了總計5420萬元的“霧霾罰單”。然而,這一看似決心治霾的行為,卻因其罰單對象而飽受輿論爭議。究竟對城市開出的罰單最終將壓在誰的身上?輕罰之下,“霧霾制造者”們又是否會有所收斂?這些爭論,連遼寧省環保廳也始料不及。
對此,遼寧省環保廳廳長朱京海對媒體表示,“霧霾罰單”的本意也并非單純為了罰款,而是為了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視,加大對霧霾治理的力度。但對各地政府和“致霾企業”來說,結果卻未必如官方所預期。
“如果罰單起效,可能又會先從水泥企業開刀。”銀河證券建筑建材行業分析師洪亮表示。
由于正處供暖季,燃煤污染物排放量大、工業污染嚴重等多重因素疊加,導致包括遼寧在內的北方各地霧霾愈發嚴重。然而,采暖用煤是剛性需求不能減少,突破口則毫無懸念地落在了污染最大、能耗最高的玻璃、鋼鐵、水泥、電力等工業企業身上。而要想效果立竿見影,最直接的方法無疑是停窯。
“在幾大污染大戶里,玻璃企業由于窯爐過多,停窯可能受損;鋼鐵企業依靠規模生產,一旦停窯,利潤損失巨大,也就水泥企業可以停。”葫蘆島市南票區龍山水泥廠負責人李維富無奈的表示。在此次“霧霾罰單”中,葫蘆島以300萬元罰金的“成績”位列第四。但目前,尚未從企業處得知政府是否會就罰單采取具體措施。
實際上,早在奧運期間,因為水泥行業的“高污染”,就已經有多省市地區的水泥企業加入了停窯、減產保護空氣質量的行列。而在今年霧霾大面積爆發后,包括北京、河北在內的多地水泥企業也開始協商停窯。甚至在不久前的12月18日,河北省石家莊市還集中拆除了18家水泥廠,以治理大氣污染。這一消息甚至一度讓遼寧省內的中小水泥廠家們憂心忡忡,不知在“霧霾罰單”之下,鍘刀是否也會斬向自己。
而在洪亮看來,按照慣例,水泥企業大多把窯爐檢修放在夏季,可在北方地區,冬季生產熟料和夏季生產熟料相比需要增加煤耗20%以上,如果把檢修期移至冬季,不但可以利用淡季對窯爐進行維修,對企業的節能減排也會產生一定的幫助。此外,由于冬季是水泥銷售淡季,早已嚴重過剩的水泥產能足夠保證水泥企業的產能儲備,不會影響水泥的正常供應。因此,用停窯的辦法為環境讓路,對水泥行業來說,并非滅頂之災。
但事實卻沒有想象的這么簡單。“停窯看似對水泥企業有好處,但不是我們不想停,而是不敢停。”遼寧省本溪市一家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型水泥企業負責人說,“由于水泥行業的市場已經嚴重飽和,一旦我們停窯而別人不停,市場很快就會被同類企業所占領。因此,每次大范圍停窯都要經過同行間的協商才能共同停窯。但即使如此,仍然很少有企業會主動停下來。”
這種心理在小型水泥企業中尤為明顯。本溪鐵剎山水泥廠負責人蘭守和透露:“平時已經被大企業搶占了市場,擠壓了利潤空間,如果罰單下來之后再停窯,工人都養不起了。只有在盈利之后,來年多投入些資金改進窯爐設備。”正是這種在水泥企業間彌漫的意見不一,讓冬季的霧霾正進一步加重。
相比水泥企業的人人自危,另一大“致霾巨頭”玻璃企業在罰單之下則顯得更為“從容”。
“以玻璃企業為例,從目前行業的燃料情況來看,主要分為天然氣、重油、煤炭和石油焦粉這四種,而燃料的不同也決定了其對環境的污染程度。”中國玻璃信息網分析師陳小飛表示。
陳小飛表示,如果燃料為天然氣,對環境的危害最小且排出的廢氣無需脫硫處理。相反,如果以煤炭與石油焦粉作為燃料,則會產生大量的粉塵和二氧化硫,這些都是導致霧霾頻發的原因之一,若沒有進行脫硫處理將對環境造成非常大的危害。然而,在生產技術日漸進步的今天,使用煤炭和石油焦粉作為燃料的玻璃企業在遼寧仍然不在少數。
“大家都知道可能對環境不利,但是為了節約成本,環境保護往往被擺在第二位。”大連建磊幕墻建材有限公司姜經理透露。究竟燃料成本對玻璃企業來說有多大的吸引力,姜經理算了一筆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