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日益嚴峻的環境生態問題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當中國人越來越緊迫地感受到霧霾天、水污染和垃圾圍城的威脅時,有一個企業,正在將“致力于中國乃至世界的環境保護事業”作為自己的社會責任,并持之以恒堅持了11年,目前,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硫260萬噸、氮氧化物10萬噸,這個企業就是注冊在中關村豐臺園的“環保衛士”——北京博奇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從技術引進到技術輸出
在成立之初,博奇公司決策層敏銳地“嗅”到了國家對于煙氣治理行業的關注正在升溫,遂到當時世界上脫硫技術和設備最先進的日本取經。
2002年,博奇在日本找到了脫硫技術與資本的結合點,并全盤引進國內。“從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國產化、再創新到全面應用,像極了中國的高鐵行業,目前,博奇的技術除在中國境內得到廣泛應用外,在海外市場也逐漸得到認可。”公司副董事長曾之俊說。在技術引進之初,為了在國內市場順利推進日本的煙氣脫硫技術和設備,博奇將經過日方嚴格培訓的精兵強將派往全國各地的大中型火電廠進行推廣,得到了一大批業主的認可,并順利獲得首個項目。
“當時,河北定洲發電廠#1、#2脫硫工程是中國首套投運的600MW火電機組噴淋塔煙氣脫硫裝置,新聞聯播對此進行了專門報道”博奇副總裁顏炳利說,為了贏得“開門紅”,博奇的技術團隊將日本的技術和設備與國內電廠要求進行認真選型比對并形成系統,力保與設計相符;施工期間,博奇的技術團隊天天駐扎在電廠,在每一個細微之處都傾注了200%的認真。2005年3月,定洲發電廠的裝置正式運行,每年約減少3.5萬噸二氧化硫排放。
對博奇的團隊來說,這次項目無疑像經歷了一次大考;舜罅繒r間去消化吸收,“吃透”了技術環節的諸多難點,并逐漸研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脫硫技術,自2007年開始推廣使用,由此成為國內脫硫行業的技術領先者。
幾年來,通過多個項目的執行,博奇積累了豐富的工程執行經驗,可執行多種工況下,如高含硫煤、高寒、大容量機組、復雜場地情況的項目。例如,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公司2×1000MW機組煙氣脫硫總承包項目工程,2008年3月份通過168小時試運,每年可減少約6.4萬噸二氧化硫的排放,2009年獲得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和上海國際節能減排博覽會節能產品和技術金獎。零能耗脫硫系統在滬投入運行,創下了燃煤機組煤耗世界最低記錄。脫硫業務還拿到了海外市場的準入證,已經在土耳其、越南、蘇丹等國提供環保工程項目成套服務。
“粗糧”市場逼上創新路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認為煙氣脫硫脫硝的過程就是給煙氣‘洗個澡’,但是后來發現,其實這‘澡’要想真正洗干凈了可不簡單。”曾之俊說,與國際市場相比,中國市場的煤炭灰分大,熱量低,含硫量和含氮量普遍偏高,而且對于火電廠來說,也不可能保證每批煤炭都是優質燃料,常常是來什么煤燒什么煤,這就造成了火電廠的脫硫脫硝設備不但天天要吃“粗糧”,而且“粗糧”的品質還不能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