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隨著一股冷空氣的東移南下,持續籠罩華東地區多日的大范圍霧霾終于逐漸散去,市民也見到了久違的晴朗陽光。云開霧散,值得高興,更值得思考。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宋詞中詩情畫意的景象,如今正成為現代人生活中揮之不去、反復發作的困擾。據統計,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全國很多城市全年霧霾、灰霾天氣數量不斷增多。以北京為例,9月霧霾天為常年近4倍,10月份有一半天數為霧霾天。12月以來發生的此次嚴重的霧霾更是席卷全國20個省份,導致104個城市空氣嚴重污染。霧霾肆虐日益頻繁,對人們早已不是“偶爾預警”,而是長期警告、警鐘長鳴。
造成“十面霾伏”的原因很多,但歸根到底一句話,長期以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透支了環境資源的容量、逾越了生態承受的底線。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根治霧霾污染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也是一場“持久戰”。應當看到,無論是冷空氣來襲還是副熱帶高壓,這些自然因素都只能讓霧霾暫時退卻,如果不從根本上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樹立全社會的生態自覺,霧霾勢必還會卷土重來。
霧霾之困,在很多國家都曾經是發展中的陣痛,英國倫敦曾是舉世聞名的“霧都”、美國洛杉磯一度是人們眼中的“煙城”,兩個地區治理空氣污染前后達數十年時間,其經驗和理念歸結為一條就是堅持不懈,常年如一。在應對此次大范圍霧霾過程中,南京快速響應,全力抗霾,先期制定的霧霾預警方案立即啟動,這讓我們看到了城市應對突發環境危機能力的不斷增強。當前,霧霾散去,預警取消,但無論是對于政府還是公眾,環境危機的“警報”仍然不能松懈,只有一以貫之繼續堅定治污決心,實施最嚴格的環保舉措,堅持不懈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的轉型,霧霾才能真正從一時“退兵”變成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