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每年冬至過后,專營天然冰的冰局子雇人去江河里鑿冰,把冰塊運進冰窖里貯藏,來年夏天取出零售。
春秋戰國已經有了“空調”
古代中國沒有電力,更沒有空調,當時人們究竟怎樣應對酷熱?又有哪些應對措施是值得咱們現代人學習的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古代中國雖然沒有電力和空調,但是古代中國人卻發明了一種可以代替空調的設備。
這種設備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出現,它的名字叫做“冰鑒”,是用青銅鑄成的大型容器,分內外兩層,上面還有蓋兒。人們往夾層里塞滿冰塊,把食物和美酒放在內層,然后蓋上蓋兒,可以避免食物腐爛、酒水變酸。從這個意義上講,當時的冰鑒很像現在的冰箱。
冰鑒還一專多能,除了具有冰箱的功能,還能當成空調使用:夾層放冰塊,內層讓它空著,然后把蓋兒打開,絲絲冷氣自然會從冰鑒里冒出來。找幾個人把冰鑒抬進臥室,放在臥室的中央,或者在房間四個角各放一個體量較小的冰鑒,室溫會很快降下來。
青銅屬于金屬,比熱太小,熱傳遞太快,夾層里的冰塊會很快化掉,過個把小時就得再換一批新的冰塊,比較麻煩。所以到了宋元明清這四個朝代,人們不再用金屬鑄造冰鑒,改用實木來做。比如清朝宮廷里盛夏常備的冰鑒,用松木做成,刷上清漆,一尺多高,兩尺見方,里面用錫箔貼壁,外面用銅片包裹,上面有蓋兒,底下有座兒,冰塊擱進去,整日不化,冷氣嗖嗖的竄出來,一室生涼。
英國使館購買中國“冰箱”
木制冰鑒在清朝叫做“冰桶”,宮廷里有,貴族家里有,家道小康的富裕市民家里也常備這種玩意兒。事實上,在19世紀中葉的北京,木器店里大量出售冰桶,一兩吊銅錢就能買一個,很便宜。
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英國人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個大使館。建成以后的第一年夏天,在使館工作的外國人就發現受不了北京的炎熱,還有人因為食物腐敗和水土不服而病死,所以他們不得不向中國人學習用冰桶降溫和冷藏食物。1861年6月,英國使館在北京西城一家木器店里采購了大量的冰桶,事后一個英國人寫道:“這些中國冰箱呈四方形,木制,包了鉛皮,雙重掀蓋,中間有一小孔,冰箱內放冰,通常是一塊大雪團,人們以之降低茶和酒的溫度。他們也把冰箱放到客廳中間,讓房間較為涼快。”(芮尼《北京與北京人》,李紹明譯,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版)他所說的“冰箱”,就是清朝人常用的冰桶。
從唐朝到民國的涼棚
除了用冰鑒或者冰桶來降低室溫,古代中國人還喜歡在夏天給住宅搭建涼棚。
涼棚的制作很有創意:用竹子做骨架,用席子做棚頂,在房檐上或者院子里搭蓋出一個高高的遮陽罩,把屋頂和院子罩起來,不讓盛夏的陽光直射到墻壁上,這樣外墻不容易曬透,院子里的地面也不會很快升溫。
但是遮陽罩也有個弊端:影響采光。所以古人又發明了活動的棚頂:把整張席子切割成很多矩形的小塊,每塊席子的邊緣都拴上長長的繩子,陽光照射最厲害的時候,席子是完全遮蓋的,等到早上或者黃昏,輕輕一拉繩子,席子就自動掀開了,光線和涼風都可以進來。
涼棚最遲在唐朝就已經出現,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周世宗柴榮甚至勸導市民在自家門口搭建涼棚,好給過路人遮陰(參見《冊府元龜》卷14)。
清代北京和民國北京是涼棚最盛行的地方,老北京形容小康之家,常說“天棚浴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其中的“天棚”就是指涼棚——小康之家到了夏天,指定要雇人在院子里搭涼棚來避暑。那些涼棚的棚頂都是可以活動的,人們可以用繩子和竹竿來控制每一塊席子的啟閉,非常靈活好用。受雇者叫做“棚匠”,都是專業搭涼棚的熟練工人,用不了一個小時就能搭出一個堅固耐用的涼棚。而到了中秋前后,不需要涼棚的時候,這些工人還可以負責把涼棚拆掉,那些竹子、席子和繩索之類的建筑材料也一同收回,到了下一年還可以再拿出來使用,非常環保。
民國北京還流行一種避暑用具:竹簾子。這里的竹簾子不是在門口掛著遮擋蒼蠅那種,而是從屋檐上懸掛下來,一直垂到地面,把住宅的大門、窗戶和整堵大墻都給遮起來。這樣全方位遮擋的好處是能讓墻壁保持低溫,進而讓室內保持低溫;壞處是影響室內的光線。所以老北京人又在竹簾子上拴了繩子,甚至裝上滑輪,需要在屋里辦公的時候,一拽滑輪,竹簾子就被卷到屋檐上了,屋內照樣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