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召開常務會議,部署大氣污染防治10條措施,并強調當前必須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多管齊下、科學施策,把調整優化結構、強化創新驅動和保護環境生態結合起來,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務,確保防治工作早見成效。這彰顯了中央政府遏制大氣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的決心。
這十條措施可謂是多管齊下,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既突出從源頭入手,又兼顧到短期措施、長效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比如,全面整治燃煤小鍋爐、整治城市揚塵、提升燃油品質,提前一年完成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十二五”落后產能淘汰任務等等,對于減輕大氣污染將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而制定、修訂重點行業排放標準,構建大氣環境整治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建立區域聯防聯控機制等措施,則偏重于長效機制的建立。只要這些舉措能夠不折不扣地執行,相信經過一段時間,必將取得可見的成效。
當務之急是,各有關部門和企業要按照國務院的部署,積極行動起來,抓好各項政策和措施的落實。而執行程度和效力則直接決定大氣污染防治的進程和效果。不得不提醒的是,如何抓好落實確實需要我們去下一番工夫。我們知道,在樓市調控、食品安全治理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領域,決策層和監管層先后都出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和措施,但執行效果依然不太盡如人意。遏制大氣污染的工作同樣需要預防出現類似的情況。
根據以往的經驗和教訓,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要想取得可觀的成效,還必須著力做好以下幾個環節的事情:首先,針對各條措施要分別制定出臺配套的實施細則。細則要對目標任務和各部門的職責有著非常明晰、具有可操作性的界定,要有執行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同時要有與之配套的獎懲機制。有關部門在細則的制定過程中,要廣納民智,充分吸收民間優秀的建議和意見。
其次,各個部門之間如何做好協調和配合仍然值得研究。特別是環保部在很多時候執法資源有限,難以做到令行禁止,這就需要其他權力部門的及時配合。因此,對于污染比較嚴重的產業和企業,發改委、財政部、國稅局、環保部、銀監會等有關部門不妨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時就相關問題集中召開會議,盡量減少中間環節和相互推諉扯皮的情況,使問題能夠得到盡快解決。
毋庸置疑,治理大氣污染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持續不斷地努力。特別是不少產業和企業都要為此作出犧牲,一部分人的收益也不可避免地會有所損失。牽涉利益,落后產能的淘汰、排放標準的修改、目標考核體系的建立等等都可能會受到利益相關方的阻撓。因此,在整個推行的過程中,我們既不能盲目樂觀,認為問題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得到解決,也不能被困難嚇倒,更不能因利益相關就消極對待,抑或陽奉陰違。為了子孫的明天,需要各有關部門恪盡職守,需要相關企業履行職責,需要每個人發揮光熱,只有我們攜起手來,把力量凝結成繩,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完成治理大氣污染的艱巨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