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創始人施正榮15日首次在公司宣布破產重組后出現在媒體面前。帶著一絲尷尬的淺笑,他一字一頓地說道:“由于尚德的破產重整,也由于我個人對尚德的指引,給整個行業帶來負面影響,我在此對大家表示遺憾。”
這同施正榮往日在媒體面前的形象大相徑庭。
2000年,帶著40萬美元回國創業,施正榮在短短5年內建起了自己的光伏帝國,2005年開創中國內地首家民營企業赴美IPO(首次公開發行)登陸紐交所的先河。施正榮曾代表了一代創業人的理想。
然而道歉已無法將尚德從泥沼中拉出。同一天,由于未能及時遞交2012年年報,紐交所對尚德發來了退市警告函。與此同時,尚德背負著的5.41億美元的可轉債仍是懸在公司頭上的一把利劍。
這樣的“英雄遲暮”太過慘烈,但追其原因,卻并非無跡可追。幾處節點,尚德都難掩“盲目擴張”。2008年金融危機下,尚德2007年剛在上海投產的3億美元薄膜電池生產線被迫夭折;2010年,尚德作出將產能從1,800兆瓦提高到2,400兆瓦的決策,四處舉債擴張……
來自美國、歐盟的“雙反”(反補貼、反傾銷)調查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同為光伏巨頭,在整個行業的洗牌潮中,英利在積極開拓南非等新興市場,阿特斯則在謀劃海外建廠,尚德卻只有頻頻裁員、關閉生產線的消息傳出。外壓之下,尚德把寶押在了地方政府的扶持上。“從目前看,光伏業的發展還得靠政策。”施正榮2011年對媒體如是說。
無論是何種產業,保持自身的競爭力都是公司發展的唯一之道。“等靠要”,這樣的惰性想法要不得。須知被“壓垮的駱駝”將失去負重前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