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浙江省能源局的最新信息顯示,受歐美“雙反”調查影響,今年前三季度,浙江省光伏產業產值僅200多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1%。與此同時,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光伏企業總虧損約30億元,全年全省光伏企業行業虧損面將達到80%。
浙江光伏產業的現狀,只是中國光伏產業困境的縮影。
“雙反”引發行業虧損
先是美國“雙反”,再是歐盟跟進,現在連與我國光伏產品貿易額只有16億元的印度也跟著加入了對華光伏產品“雙反”的大軍。用“屋漏偏逢連夜雨”來形容眼下的中國光伏產業,一點都不為過。
“今年以來我們歐洲的訂單下降超過40%。美國的業務現在也基本停滯。”浙江公元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蘇乘風說。
訂單的下滑讓原本過剩的產能愈發“過剩”,企業開工嚴重不足。據中國太陽能協會的初步統計,到目前為止,全行業已經有7成企業停產。浙江作為僅次于江蘇的國內第二光伏制造大省,自然也不能幸免。
來自浙江省能源局的信息顯示,受歐美“雙反”調查影響,目前省內從事光伏產業相關領域的企業中,單晶硅硅片生產企業96%停產;光伏電池、組件生產企業中,除了個別企業開工率較好外,中小企業開工率約為50%。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月至9月,浙江省光伏產業產值僅200多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1%。整個光伏產業就業人員從2011年的近10萬名縮減至目前約5萬名。
利潤的直線下滑,最終導致了整個產業的全面虧損。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光伏產業毛利-5%,前三季度全省光伏企業總虧損約30億元,今年全省光伏企業行業虧損面將達到80%;Wind資訊數據則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光伏類上市公司流動負債同比增長了21.05%;而且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值的公司較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
“‘雙反’的最大傷害不是銷量的下降,而是整個市場對光伏產業的信心。”浙江昱輝陽光能源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鄭志東告訴記者,由于之前整個產業都非常依賴于歐美市場,因此當它們陸續發起“雙反”,中國光伏產業遭遇“滅頂之災”的說法便不絕于耳。加上產能過剩導致了大量光伏產品的積壓,令一部分小企業最先“信心動搖”開始降價甩庫存。接著由于光伏產品價格不斷下降,貿易商形成買漲不買落的心態,進而迫使更多的廠家加入拋售光伏產品。“最后,每個企業都搏得只剩下了最后一滴血,全行業虧損也就不難理解了。”鄭志東說。
行業洗牌勢必加速
9月底出臺的《關于申報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示范區的通知》被認為是國家出手“救市”的重要標識。在該通知中,全國31個省(區、市)一期申報支持的總裝機量的上限從一個月之前的10GW大幅度提高至15GW。
10月26日國家電網公司公布了《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的工作意見》,不但指出要歡迎民間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而且從11月1日開始,電網企業為總裝機容量不超過6兆瓦的分布式小光伏發電項目業主提供免費設計和接入服務。
“這樣的利好,超過我們的預期。”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協會會長陳哲艮教授說。據悉,過去光伏并網一個接入點的價格就要幾十萬,1兆瓦的項目需要多個接入點。“這樣一來,1個1兆瓦的項目僅省下的接入費用就以百萬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