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煤價格雙軌制將終結,火電企業抗議無效。這是預料之中的市場化改革,每年發電、煤炭企業之間的爭吵,以及根據市場提價的行為,說明發改委的電煤價格平抑體制到處不討好。扭曲的煤炭、電力價格體制必須改變,目前的定價體制既沒有提高煤炭行業、電力企業的效率,也沒有讓電網企業在公益規則之下運作,更沒有建立節能社會。
市場化定價是大勢所趨,以往已經出現市場化價格的先兆,如以混合煤價解決合同煤與市場煤之間的價差,雙方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協商定價值得推廣。而大規模的電子交易平臺則可以讓電力企業獲得對沖風險的平臺。建立長協機制、建立公平高效的電子乃至期貨平臺,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企業之間已自發形成市場長協價,有關部門可以順市場而為。如國家發改委規定,2012年合同煤價漲幅不得超過5%,主要港口5《500大卡市場煤平倉價不得超過每噸800元。包括神華集團、中煤集團、同煤集團在內的主要煤炭企業嘗試將簽訂的合同煤與市場煤按比例合并,成為一份價格高于合同煤、低于市場煤的混合合同,以取代之前分別簽訂的兩份合同。合作時間長的大型電企合同煤居多,中小型電廠則以市場煤居多。中煤集團相關人士則表示,他們會計算兩種煤的加權平均價格,一噸電煤的收益基本相當于分別出售合同煤與市場煤的收益之,降低毀約風險,提高經濟效益。混合煤合同與鐵礦石中的長協價有些類似,即以一年期的遠期一攬子價格鎖定未來的收益與風險。
煤炭價格放開,電力價格是否應該市場化?不應該。2011年由于經濟下行、用電量下降以及煤炭價格依然位于高位,火電行業遭遇最殘酷的寒冬,僅上半年虧損額就達153.8億元,已超過2010年全年的虧損額。火電行業為生存,一方面計劃要求實現合同煤,另一方面要求煤電聯動,在煤炭價格上升時,電力價格同步上升。
政府的應對方法是上調電價加上節能補貼,消費者早已開始買單,未來能源價格還會繼續上升。
2011年12月1日,發改委上調銷售電價,全國平均銷售電價每度上調3分錢,同時加大對環保措施好的企業的補貼。去年政府三調電價,以年底的一次最為全面,其中包括了對脫硝電價的補貼規定,試行補貼價為0.008元。我國《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減排力度。持續推進電力行業污染減排。加快燃煤機組低氮燃燒技術改造和煙氣脫硝設施建設,單機容量30萬千瓦以上(含)的燃煤機組要全部加裝脫硝設施。加強對脫硫脫硝設施運行的監管,對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要限期進行改造。
從火電逐漸向新能源過度、鼓勵低耗能企業,是國際趨勢,中國也不例外。
以德國為例,優先采購新能源政策使電價大漲,德國政府強迫用戶對新能源進行補貼。德國《商報》今年7月3日報道,德國今年將繼續調升電價,至2020年私人用戶預計將比現在多支付30%的電費。德國電力的生產成本實際并未上漲,電價提升主要是因為開發新能源和擴建電網成本增加所致。近年來德國電價明顯上漲,現在的電價已經比2005年高40%。到10月15日,德國四大電網運營商15日宣布,2013年起,將提高“綠色電力分攤費”至每千瓦時5.277歐分,漲幅達到47%。按照《可再生能源法》,德國政府規定電網運營商必須以較高的固定價格,優先收購可再生能源發的電,每名消費者需在普通電費的基礎上額外交付“綠色電力分攤費”,最終實現可再生與棄核目標。
考慮到國人的經濟承受能力與環保意識,中國不可能實行如此激進的新能源扶持政策,但把補貼盡可能傾向于新能源與低能耗企業,鼓勵具有技術優勢、排放標準低的火力發電企業與新能源企業,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電煤之爭不可忽視鐵路貨運以及電網的絕對壟斷,打破壟斷、鼓勵新能源是當務之急。
如何防止同為壟斷行業的貨運企業以點車費等名義坐地起價、趁火打劫?讓更多的民資進入貨運鐵路建設領域,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副司長范必所說,為了保障煤炭運力,應當建立公開透明的鐵路運力交易市場,減少鐵路運輸中的尋租行為,降低電煤物流成本。公開的全國貨運報價系統,公開叫價,是必須的。
打破電網壟斷,煤炭與發電力壟斷程度均不如電網,電網阻礙了中國新能源的發展,坐收最高額的壟斷溢價,以自然壟斷的一張網向上下游四處擴張,這樣的壟斷不打破,不進行公益化方向的改革,所有的能源改革都會被這張網敗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