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智慧財產權日益成為國際競爭的焦點。在LED領域,專*訴訟此起彼伏。從2008年初開始到2012年上半年,中國LED企業屢遭美國“337”調查,涉案企業涵蓋產業鏈的多個環節。LED市場廣泛,前景光明,而中國LED產業由于缺失核心專*技術不得不面臨嚴峻的專*糾紛問題。
未來中國LED企業如何繞過專*壁壘、避開專*陷阱,贏得市場,需要科技界、產業界以及政府合力構建LED專*戰略,建立智慧財產權預警機制,營造產業發展的良好生態環境。
目前,中國LED行業面臨的專*問題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國LED行業的專*品質不高。如果單從數量看,中國國擁有的LED專*數量僅次于美國和日本,大致與德國相當,但其中有相當數量的實用新型專*。另外,中國在LED產業鏈中上游的外延、芯片等領域,專*數量遠低于日本、美國,也低于德國。中國LED專*布局很不完善,真正有用的核心專*非常少。
其次,中國智慧財產權的生態環境有待改善。在技術創新上有較大投入、做得比較好的公司并沒有得到實惠和好處,重視創新、重視智慧財產權在某種程度上只是一種說法而已。侵權、抄襲的公司幾乎沒有付出代價或代價很低,這種生態環境很難讓技術創新的幼苗茁壯成長。
解決目前專*問題的途徑很多,但是創新無疑是共識,專*戰略創新為本。
有人說,創新“開始于專*,結束于專*”。也就是說企業要有專門的技術人員對相關專*進行分析,找到有用的核心專*,分析哪些專*對自己構成威脅,并對此專*進行二次創新,形成自己的智慧財產權,并最終形成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