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水合物,又名可燃冰,這個原本只為專業人士了解的新能源,隨著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供應的日益短缺,近年來為廣大民眾所關注。我國可燃冰的研究進展如何?何時能實現商業化開采?近日,中科院廣州能源所天然氣水合物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中科院“百人計劃”專家李小森給出了答案。
各國期待:儲量雖大難開采
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條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種固態物質,具有使用方便、燃燒值高、清潔無污染等特點,是公認的地球上尚未開發的規模巨大的新型能源。
李小森介紹說,可燃冰分布在海底和永久凍土層內,資源量巨大,是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總量的兩倍。據初步估計,我國僅在南海的可燃冰儲量就相當于目前陸上石油、天然氣資源量總數的二分之一。而從2008年開始,我國在祁連山凍土區也發現了可燃冰,加上還有許多地方尚未探測,可見可燃冰的貯量很大。
李小森認為,想要經濟、安全地開采可燃冰難度很大,開采可燃冰可能帶來溫室效應、海底滑坡以及破壞海洋生態平衡等巨大負面影響。現在各大國家都在加緊研究,以期掌握開發可燃冰的“鑰匙”,服務于本國經濟發展。
信心十足:2030年商業化試采
中科院廣州能源所從上世紀90年代初即開始進行可燃冰的基礎研究,并依托能源所于2003年組建中科院廣州天然氣水合物研究中心,聯合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廣州地化所等,主要開展天然氣水合物的勘探、開采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李小森介紹說,該中心是我國唯一一所專門進行可燃冰開采研究的機構。
自2005年以來,廣州能源所研制開發出了一系列一維、二維和三維天然氣水合物開采模擬實驗裝置和數值模擬軟件,并先后進行了降壓、注熱、注化學劑和聯合開采以及新型開采技術的研究。
2009年,廣州能源所與研究基礎雄厚的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合作,開展可燃冰開采潛力的合作研究,對我國南海海域可燃冰的開采潛力進行了預測和評價。
“我們在南海海域進行了鉆探取樣,并進行了模擬實驗,在可燃冰開采的溫度、壓力、飽和度方面取得了一些關鍵的數據。同時發現,進行聯合開發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李小森說。
中科院能源領域戰略研究組編制的《中國至2050年能源科技發展路線圖》報告中,我國可燃冰的研究開發路線圖如此闡述:從2008-2020年,建立針對中國海域的天然氣水合物成藏、勘探評價、開采利用、環境影響等的基礎理論和技術體系;完成其資源調查、勘探與評價工作;開發氣勘探識別技術;定量評價氣全球碳循環和氣候變化中的作用;選擇開采區域,研究其開采的可行性;開發出安全、環保、高效、經濟的開采技術;進行海上天然氣水合物開采實驗;發展相關安全生產工程技術和災難預警與防治技術體系。2021-2035年,進行海上商業化試采。2036-2050年,將開展海上大規模商業化開采。
對于2030年左右實現商業化試采,李小森信心十足,他說:“開采可燃冰涉及熱能工程、化學工程、地學、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海洋工程、環境工程等相關學科,必須多學科通力合作。中科院與中海油、地調局、高校等機構攜手進行這項工作,實現目標是很有希望的。”
深感緊迫:日本明年試驗開采
目前,除了中國以外,美國、日本、印度等國均通過國家級研發計劃取得了可燃冰樣品,加拿大、俄羅斯、德國、韓國、挪威等國也都在研究可燃冰問題。
受資源短缺的影響,日本一直都很重視對可燃冰的研究。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日本就著手研究可燃冰,并在2001年制定了一個為期18年的開發計劃。2002年,美國、日本、加拿大等五國合作對加拿大麥肯齊凍土區的可燃冰進行試驗性開發,日本成為參與最積極、各方面投入最大的一個國家,并因此獲得了很多重要的參數。這使日本在可燃冰的研究開發方面一直處于相對領先的地位。
據媒體報道,今年大地震后引發的核能危機,使得日本人對于可燃冰的開發更加渴望。他們把目光瞄準日本東部南海海槽,以此作為主要開采點。按計劃,2012~2014年甲烷水合物將正式實施開采。而今年8月份,日本產業經濟省宣布,明年將在東日本海開展首次近海開采可燃冰試驗。
“日本在研究思路上做得很不錯,在可燃冰研究和試驗方面值得我們借鑒。”李小森說,“相對于美國和日本,中國的可燃冰研究要滯后五六年,畢竟到2007年,我們才在我國南海北部獲取了可燃冰樣品。這也給了我們緊迫感,我們正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