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我國光伏事件正被熱議引紛爭之時,印度也宣布將或對我國進行反傾銷調查。這段時間,對于國內光伏產業而言,可謂萎靡不振。在這樣的情形下,歐美各國相繼相繼大舉“雙反”大棒,我國正處在這樣的窘境下,印度剛剛宣布的內容可謂是給了我國當頭一棒,我國光伏產業將持續低靡。
據《中國能源報》9月27日報道,印度反傾銷局9月12日收到印度業界申請,對原產于馬來西亞、中國、中國臺北和美國或從上述國家和地區出口的太陽能電池組裝板或部分組裝板進行反傾銷調查。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目前我國光伏產品在印度市場貿易額不大,但由此可能對新興市場引發的“多米諾效應”不可小覷,國內政府部門和企業應高度防范這一風險。
影響市場規模十幾億元
事實上,早在去年6月份,印度最大光伏電池制造商停產并負債27.5億盧比,他們將問題歸咎于中國企業的激烈競爭。印度可再生能源部長卡普爾此間發表言論稱,印度本土太陽能企業正在游說政府對從國外進口的太陽能產品征收15%的關稅。這為印度對我光伏產品反傾銷調查埋下了伏筆。
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11年全年中國出口到印度的光伏電池組件量為346兆瓦,如果以市場最新的4.6元/瓦的國際多晶硅電池組件均價粗略計算,去年中國光伏組件對印度的出口額約達16億元人民幣。
較之占國內光伏產品出口70%份額、逾200億美元貿易額的歐洲市場,這一數字可以說體量很小。此外,2011年全年印度光伏組件的安裝量為480兆瓦,僅占全球安裝量的2%。
因此,當被問及印度對華反傾銷影響幾何時,國內一家龍頭企業的高管表示,歐美“雙反”這樣的最壞結果都已經歷過,對這樣的消息他們現在已近麻木。
根據公開資料,印度政府曾提出到2013年光伏離網發電200兆瓦,并網發電2000兆瓦。
對此,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認為,印度發展光伏有一個特點就是計劃很龐大,但往往因各種條件限制,導致實際效果相差太遠,做太陽能的水分也比較大。
現供職于晶澳的原資深光伏分析師王潤川也表示,盡管有著宏偉計劃,目前印度光伏應用項目建設還面臨多重障礙,市場大規模開啟仍需時間,“主要是缺錢,印度經濟當前正值高通脹,利率很高,銀行沒錢,光伏發電項目融資很成問題,導致推進很慢。”
由此看來,印度市場短期內難以迅速做大,即便對我國光伏產品發起“雙反”,所帶來的直接影響也很小。
須防范 “多米諾效應”擴散
盡管如此,也有業內人士提醒,須高度防范印度“雙反”對國內企業開拓新興市場可能帶來的“多米諾效應”。
“印度市場雖不大,但如果因此引起其他新興市場國家陸續對我國光伏產品提出反傾銷的話,其負面影響還是不容低估的。”一位行業內專家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說。
由于近年來在歐美市場遭遇諸多不確定性,國內眾多光伏企業開始把視線轉移至亞洲、南美等新興國家市場,以尋找新的出口替代空間。
“這個局面一旦形成,會對中國光伏產業形成滅頂之災。”前述專家表示。據此,他希望,印度的動作能夠引起國家層面的足夠關注,商務部等相關部門應該采取積極措施,在第一時間進行協商解決。
前述數據表明,印度去年全年安裝的480兆瓦光伏組件中,有62%的份額來自中國進口。另據獲悉,在出口印度的中國企業產品中,位居前三的尚德電力、阿特斯和中電光伏即占據逾1/3的份額。
對此,一位行業分析師稱,這意味著目前中國龍頭企業已在印度市場占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旦印度也揮起反傾銷大棒,這些企業近幾年好不容易在印度市場建立起的優勢地位可能迅速會喪失。
王潤川認為,長遠來看,印度作為迅速發展的經濟大國,其對電力需求將持續增長,光伏發電市場因此具有巨大的擴容空間。
“同時,出于戰略考量,政府將會鼓勵光伏制造本土化,由此加劇市場競爭。”王潤川對本報記者表示,而一旦反傾銷立案“做實”,勢必將會給中國企業造成長遠的嚴重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