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事件已經對我國造成較大的影響,雖然各個國家都表示反對雙反事件,但是效果也不是很顯著。歐盟委員會近日發布公告,正式對中國光伏電池發起反傾銷調查,這是迄今對我國最大規模的貿易訴訟,涉案金額超過200億美元。專家稱,歐盟認定反傾銷行為的可能性較大,中國光伏企業將遭受比美國對華光伏“雙反”更嚴重的打擊,2-3年內行業將進入洗牌煎熬期。
據股城網9月10日報道,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認為,中國光伏行業又一“冤案”產生,令人痛心疾首。歐盟此舉是典型的“得了便宜又耍無賴”,中國政府應盡快出擊“組合拳”給歐盟施壓。
第一,外交必須強勢。外交是解決國際爭端的重要手段,中國政府應“先禮后兵”,通過外交部發出嚴重聲明。注意的是:無力的外交聲明會形同虛設,外交部應強烈揭示歐盟“卑劣”的做法,將其失信、違規、短視行徑公告天下,在輿論上對歐盟形成強大攻勢。畢竟,軟弱的協商是沒有任何效果的,簡單的“溝通交流”毫無意義。
第二,反制必須嚴厲。外交聲明只是“面子工程”,中國政府還應當采取實質性舉措反制歐盟。商務部非常有必要對歐盟多晶硅展開“雙反”調查,盡快確立調查標準,實施最嚴苛的懲罰性舉措,給歐盟以重擊。中國多晶硅企業在歐盟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國際多晶硅巨頭德國瓦克公司,其今年上半年有9000噸出口中國,約占中國進口多晶硅總量的22%。
第三,歐債應該成為“把柄”。歐債危機是歐盟的核心問題,具有周期性和不可避免性。目前解決歐債危機仍是歐盟的“頭等大事”,中國政府有必要在歐債問題上做足文章,適時、適量做空歐元,從根本上給歐盟以“嚴懲”。同時,相關外匯企業應加強同美國“合作”,在國際匯市上“狙擊”歐元,此乃釜底抽薪之舉。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貿易保護是“雙輸”的決策,歐盟此舉極不明智。中國政府應當義正言辭的給于嚴厲回擊,軟弱、平淡的反制措施只會加重國內光伏企業困境。光伏行業兼并重組高潮即將到來,洗牌危機不可避免。相關部門應采取針對性舉措力保龍頭企業,為將來“燎原之勢”保留“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