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起,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上調10元,其價格也平了歷史最高紀錄。而自3月20日汽、柴油價格每噸提高600元以來,油價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已經逐步顯現。
蔬菜批發運輸戶:撐著不敢漲價
油價上漲帶來的一個負面效應就是導致運輸成本的增加,由此相關的產業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沖擊,而這其中的影響又以蔬菜批發運輸行業最為突出。
家住濟南市歷下區的蔬菜批發商石立新,在二環東路和七里堡路路口交會處的七里堡蔬菜綜合批發市場做蔬菜批發生意已經10年了。油價上調,他表示很無奈:“原來我們去浙江拉一次菜運費每噸300元錢就差不多,但現在已經不行了,差不多到340了。”
石立新算了一筆賬:油價未上漲之前用自己的車去東北拉一次土豆所需的油費是2200塊左右,油價上調增加了300-500元。而一斤土豆凈利潤是1毛錢,一噸就是200元,油價上調后利潤減少了,為了減少成本,他只能跟愛人自己當小工裝貨卸貨。
盡管成本增加了,菜價他卻不敢輕易上調。“沒法漲,菜價高了賣不出去,只能自認倒霉。但如果油價再繼續上調的話,菜價肯定要調整。”石立新表示,針對油價上漲所造成的成本增加,可能就要轉變經營策略,由長途采購改為近郊采購了,但近郊的蔬菜又通常比外省的貴。如何調整,石立新很為難。
農民:種糧成本又漲了不少
“春天澆地的價格又漲了,我那幾畝地比上年多花了二十多塊錢呢。”平陰縣曲柳溝村的村民王德柱向記者反映。“別看這二十幾塊錢不多,但是加上其它用到油的環節,像是深耕啊,播種啊,收割啊都漲價,這樣加起來總成本就得多個幾百元吧。”
王德柱今年快五十歲了,他說,現在油價上漲,用到油的地方不可避免的就得漲價。據王德柱介紹,按往常漲價的幅度,像夏收這樣的農機作業環節每畝地今年得漲5塊錢。他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家里共有五畝地,每年種一季小麥,一季玉米,需要農機作業的地方包括夏收、夏種、秋收、深松、旋耕和秋種六個環節,每一環節漲5塊錢,每畝地總的漲30塊錢,五畝地總共漲150多塊錢,這還沒算遇到干旱天氣增加澆地遍數的費用。王德柱說,他們那兒澆地都是用柴油機從河里或井里引水,好年景只需要春天澆一次,遇到不好的年景就得澆個三四次,這樣又得多花一百多塊錢。
工薪階層:出行都會掂量一下
“油價一個多月連跳了兩級,這讓我們這些工薪階層實在是難以承受。”記者在燕子山西路的加油站走訪時,一位正在加油的私家車主王利向記者抱怨。
王利在濟南市一家事業單位工作,“買得起車,卻用不起油啊。以前93號汽油還停留在3.43元的時候,我經常會開著車帶家人去近郊自駕游玩,但油價直逼8塊錢之后,就不會經常駕車出游了。比如清明節這個小長假,我原計劃到濟南周邊的幾個地方看看,可加油心疼啊,每次出行就會掂量一下,結果就在濟南市內轉轉拉倒了。
油價上漲,還直接影響了人們出行方式的變化。王利說,以前不管去哪里,都會開車代步,比如女兒上學都是他開車接送,現在女兒開始自己坐公交車了。以前回濰坊老家都是開車,現在就坐動車了。王利的弟弟近期打算買車,王利趕緊勸他挑選一輛小排量的車得了。“不能買了車,怕耗油只能在家里當擺設啊。”
油改氣企業:生意越做越火
油價進入“破八”時代,與很多人的不滿和糾結比起來,濟南某油改氣公司的吳云飛經理這幾天卻很高興,因為他的生意明顯比以前好了很多。
“以前很少有人問津,一年能做個二百例就不錯了,生意很是冷清。”吳云飛告訴記者,“現在油價上漲后,一個月能做五十多例,每天還不斷有人咨詢關于油改氣的問題,生意是越做越火啊。”記者了解到,同樣跑一公里汽車燒天然氣的成本僅是燒汽油的一半,這使得越來越多的車主選擇油改氣,“原來油改氣的大部分是出租車,但現在油價越來越高,私家車主也坐不住了。”看著改裝廠內繁忙的景象,吳云飛心情不錯。
但吳云飛也有個心愿,就是希望政策能放開點好讓他們放開手腳大干。依據現有的政策,濟南“油改氣”只針對原裝雙動力汽車,對通過加裝或改裝實現“油氣之間相互轉換”的車輛不進行年審。吳云飛希望,保險公司的政策能夠更靈活一點,比如可以投保“新增設備險”,好讓改裝車主沒有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