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三十幾天,就是六•五世界環境日。日前,環境保護部發布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綠色消費,你行動了嗎?說起消費,人人都有發言權;說起綠色消費,許多人則會打幾個問號:什么是綠色消費,為什么要綠色消費,誰應該綠色消費,怎么綠色消費,不綠色消費又該如何?
據《人民日報》5月3日報道,什么是綠色消費?理論上講,它是一種節約資源、減少污染、可持續的消費模式。如果只是這么解釋,人們就會質疑:是不是又要讓大家過苦日子呀?現在又不是消費不起,干嗎要摳摳搜搜委屈自己?其實不是這樣。綠色消費與物質短缺時代人們被迫省吃儉用不同,它崇尚節儉不假,但不是號召人們不吃不喝不穿不玩,而是以滿足人的基本需求為中心,適度消費、理性消費。
為什么要綠色消費?因為不綠色消費,資源消耗太多,環境污染太重,群眾健康承受不起,可持續發展受到制約。人們衣食住行等方面日常消費的東西,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工業農業生產出來的。生產過程就是消耗資源的過程,人類文明發展幾千年,已經把地球幾十億年積攢的“財富”——水、土壤、森林、草地、野生動植物和地下埋藏的各種礦產折騰得夠嗆,有些資源雖然可以再生,但再生速度趕不上人們消耗的速度。資源消耗越多,污染物排放越多。一些地方的群眾喟嘆“手里攥著錢,卻生活在垃圾堆上”,“生產發展,生命縮短”,這不正是期望生活能夠健康、持續嗎?
誰應該綠色消費?乍看起來,這是一個偽問題。綠色消費人人有責,但迫切需要踐行綠色消費的,是都市消費者。都市消費者個體消費能力強,公共基礎設施,政府部門、機關單位的辦公樓、車輛等是消耗資源能源的大戶。都市消費者中部分人還容易搞奢侈消費、過度消費。倡導綠色消費,應該認識到這一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教育。
怎么綠色消費?綠色消費貴在行動。起步可從身邊小事做起,節水、節電、節油、節氣,少產生垃圾,不亂扔垃圾,不吃野生動物……總之是不奢侈、不浪費、不糟蹋東西。再進一步,可超越潔身自好,與志同道合者攜手,共同營造綠色消費的社會氛圍。比如為資源環境價格改革出謀劃策,譴責濫捕濫殺或虐待野生動物的行為等等。不能指望所有的人都成為綠色消費的志愿者和熱心人,但是通過制度的激勵和約束,可以“迫使”更多的人綠色消費。
不綠色消費又該如何?某人不守法,法律會追究其責任;某人不綠色消費,卻沒有合適的法律懲罰他,因為綠色消費沒有硬性標準。奢侈浪費是非常不綠色的消費,此行該當何罪尚且還有爭論,更何況一般的不綠色消費,法律可能拿它沒辦法。不綠色消費的人,如果既不損失票子、也不丟面子,就會產生不好的示范效應。倡導綠色消費的專家和職能部門,應當認真研究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