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明確將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會議強調,將“堅定不移化解產能過剩,不折不扣執行好中央化解產能過剩的決策部署”,并將強化環保、安全等標準的硬約束,“加大執法力度,對破壞生態化境的要嚴懲重罰”。
我國在建煤礦規模大,隨著煤炭行業兼并重組工作的推進,釋放了大量煤炭產能,另外,一些非煤企業紛紛涉足煤炭,使近幾年煤炭行業產能過剩趨勢較為突出。國家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意見,化解煤炭行業產能過剩,本次經濟會議進一步為結構性產能過剩問題突出的煤炭行業,傳遞出發展改革方向的信號。
根本出路靠市場 管理方式需創新
業內普遍認為,凸顯煤炭產能過剩問題的因素包括多方面原因:經濟增速減緩使煤炭需求下降,煤炭固定資產投資居高不下,在建礦井規模大,整頓關閉小煤炭后釋放產能,進口煤炭量持續增加等。同時,“十二五”規劃提出,扶持大基地大集團發展,業內人士擔憂,大型煤企的過度擴張或將進一步加大整體產能過剩趨勢。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表示,“電煤供應依然緊張,近期煤價就有回暖。雖然目前煤炭時間產能超過需要,但煤炭產能過剩是階段性的,不能簡單地說供過于求。”
有專家指出,煤炭產業出現產能過剩是由于下游產業需求疲軟導致的被動過剩。資深煤炭行業分析師李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一直都認為不存在絕對的產能過剩,煤炭產能過剩是相對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指出:“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是當前最突出的經濟結構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地方政府行政力量在主導產業發展。根本化解辦法是靠市場機制,使市場優勝劣汰的作用能夠發揮出來。”
李廷同樣指出,“前幾年煤炭產能增長一直都很快,近兩年煤炭過剩是因為需求增長放緩。隨著市場下行,新增產能自然會減慢,不需要政府進行太多調節。”
會議指出,化解產能過剩的根本出路是創新。政府要做好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完善促進企業創新的稅收政策等工作。專家表示,政府加大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及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投資支出,可帶動煤炭消費,同時以結構性減稅為政策取向,也對煤炭產業有影響,政府需要引導煤企合理安排生產。而煤企也需要深化內部改革,借助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提升現代化程度。
堅決遏制無序增長 科學調控煤炭總量
近年來政府多次提到,煤企要警惕煤炭產能過剩。為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總體要求,11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促進煤炭行業平穩運行的意見》,要求科學調控煤炭總量,堅決遏制煤炭產量無序增長。同時提出,要嚴格新建煤礦準入標準,鼓勵有效整合資源,促進煤炭集約化生產。
業內人士同時指出,從煤炭供給方面看,行業內整合空間逐漸減少,進口煤壓力繼續沖擊國內市場,產能過剩難以壓縮。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煤炭經濟研究院邢雷也表示,從煤炭投資和產能建設上來看,國內煤炭產能超前建設,產能供大于求的情況在短期內不會改變。
煤炭總量控制早被提及,但落實到企業上,約束力就相對薄弱。記者從一些煤企和礦區了解到,為保證資金流不中斷,不少企業寧愿降低價格也不輕易控制產量和減產。一些大型煤企進行產量控制,則是為下一年的業務留下增值空間。有相關人士坦言,投資持續增長,控制實現起來就比較難。而一些地方煤炭生產還呈現不足的態勢,需要外調來滿足需求。另外,固定成本高,減產不易,控制產量很多時候也就成了口號。因此,即使產能過剩,即使煤價下跌,煤企都不會限制產能,個別企業還有增加計劃產能的計劃。
另外,煤企進一步兼并重組的空間已經減小,產業集中度投資難度較大。專家提醒,盲目擴張將增大投資風險,而期待在市場之外獲得政策性破產的扶助也不現實。
為保證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煤炭產量在未來必須有限度,考慮對煤炭產量實施總量控制,科學規劃產能,既保障國民經濟發展所需煤炭供應,同時防止煤炭產量嚴重過剩。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表示,煤炭行業應樹立科學產能理念,維護煤炭總量基本平衡。
加快落后產能淘汰 推進清潔能源開發
目前,節能減排形勢也比較嚴峻。會議指出,要強化環保、安全等標準的硬約束。
8月2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2013年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的通知》,要求以節能減排倒逼產業轉型和發展方式加快轉,并提出12項舉措強化節能減排任務,確定今年淘汰落后產能45000萬噸。另外,《關于促進煤炭行業平穩運行的意見》進一步明確,要從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入手,逐步淘汰年產9萬噸及以下煤礦,重點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煤礦,加快關閉煤與瓦斯突出等災害隱患嚴重的煤礦。
9月12日,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加快清潔能源替代利用,加大天然氣、煤制天然氣、煤層氣供應。同時提到,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到2017年,將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降到65%以下。
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吳吟曾表示,煤炭產量在未來必須要有限度,能源的短缺可以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來替代。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謝克昌院士表示,高耗能、重污染產業增長速度過快等因素是我國大氣污染產生的主要原因,要大力推進煤炭等石化能源節能減排長效機制,推進能源清潔開發。
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研究員鮑云樵表示,現階段節能減排面臨的問題比較多,主要焦點還在于經濟結構的轉變,需要新的管理方式。李廷也表示,單位GDP能耗高,不能單單將原因歸為能源結構,主要是由經濟發展方式和階段決定的。上半年單位GDP能耗下降低于預期,也不能全歸因于煤炭,因為煤炭消費增長很慢。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帶動鋼材、水泥等高耗能產品增長較快,汽車產銷也在快速增長,主要原因還在于經濟結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