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在日前舉行的第三屆綠色工業大會上表示,將從五個方面著手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促進綠色工業發展,推動半導體照明產業化成為其中的重要一項內容。工信部于2012年底發布的《LED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3-2015年)》明確提出推進LED產業鏈各環節關鍵技術創新和產業化。
而于11月11日開幕的第十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上,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表示,十年來中國在半導體照明領域發展迅速,已經成為全球半導體照明研發和生產的中心之一。
政策助推LED產業快速發展
據記者了解,2003年年底,我國啟動了“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半導體照明產業化技術開發”重大項目,使我國半導體照明工程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十年來,在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動下,我國LED照明在技術領域快速進步,不僅在功率型白光LED芯片產業化關鍵技術上取得較大突破,而且在重大裝備核心技術上進展順利。如成功開發48片生產型MOCVD樣機,生產的功率型LED芯片各項指標良好;自主研發出適用于氮化物生長的HVPE設備,采用激光剝離和自分離技術獲得高質量2英寸自支撐GaN襯底。一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核心裝備研制打破國外設備壟斷的局面,極大地推動了我國半導體照明自主知識產權體系的建立和發展。
與此同時,規模化系統集成技術研究和重大應用效果顯著,我國已成為全球LED全彩顯示屏、太陽能LED、景觀照明等應用產品最大的生產和出口國。
業內人士坦言,對LED產業而言,最大的利好是產業政策。自“淘汰白熾燈路線圖”發布以來,中國逐步禁用白熾燈,2016年將完全淘汰白熾燈。未來3—5年,國家對LED行業的補貼約為80億—100億元,終端價格補貼率預計為30%—50%,補貼總額可能高達160—200億元。
按照相關測算,若將我國在用的白熾燈全部替換成節能燈,每年可節電480億千瓦時,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近4800萬噸,若進一步更換為LED照明產品,將帶來更大的節能效果。在節能減排形勢越來越嚴峻的情況下,推廣LED照明已成為精細節能的重要環節。
自主知識產權是軟肋
美國WinterGreenResearch研究機構的最新報告稱,從今年始至2019年,LED照明市場規模將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長,預計從2012年的48億美元增長至2019年的420億美元。報告認為,增長驅動力來自消費者的更大關注和質量的提升。
據工信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球LED產業可以劃分為三大陣營,日本、歐美廠商作為第一陣營,韓國企業為第二陣營,中國國內企業為第三陣營。
有專家告訴記者,目前我國的LED照明市場雖然已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但同時也面臨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支撐不夠,產業資源不聚集,發展環境亟待優化,商業推廣模式需要進一步探索等難題。
“我國LED封裝設備、封裝材料、高檔芯片全部依賴進口,封裝企業規模不夠大,封裝工藝研究投入不足,工藝水平總體不高,此外,從事LED封裝專業人才不足,對LED的原理、結構設計、材料、光學以及與半導體結合知識了解的人太少,這種狀況嚴重制約了產業的發展。”一位LED上游企業負責人稱。
“我國在LED產業上起步較晚,同時在LED核心技術和專*基礎上被國外壟斷,要想持續健康發展,必須解決自主知識產權的問題。”上述業內人士解釋稱,“如白光封裝技術、功率LED封裝散熱技術等關鍵封裝技術往往與國外的封裝專*相悖,如要規模化封裝生產并大量出口,很可能會遇到專*方面的糾紛。”
戰略機遇期將至
按照國家六部委發布的《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LED芯片國產化率將達80%以上,硅基LED芯片取得重要突破。核心器件的發光效率與應用產品的質量達到國際同期先進水平;到2015年,60W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全部淘汰,市場占有率將降到10%以下,LED功能性照明產品市場占有率達20%以上;LED照明節能產業產值年均增長30%左右,2015年達到4500億元,其中LED照明應用產品1800億元;形成10-15家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較多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質量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
深圳一家LED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未來三到五年是照明產業升級換代的歷史機遇期,LED產業有望結束泥沙俱下的局面,大批生產企業將被淘汰。LED產品將會突破技術瓶頸和價格瓶頸,照明產業整體升級勢在必行。如果能抓住這一戰略機遇,中國將會出現頂級國際LED品牌。
“LED產業有必要加強技術創新鏈建設,探索LED產業產品研發和新的商業模式,拓寬應用途徑,實現價值鏈的優化。目前,有關協會和部門正在搭建平臺,重點支持產業鏈的聯合創新。根據產業發展的情況和特點設立每年的重點支持項目。”業內人士透露。
記者從工信部獲悉,為進一步推動LED產業發展,工信部還將與國家開發銀行共同探索適合LED產業特點的金融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