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家電業經歷了最為充分的市場化洗禮:博弈外資,本土廝殺,阻擊互聯網;應對全球經濟危機,在政策扶持中狂歡,后進入十年最“寒”冬;在行業競爭中強壯,在跨界轉型中成長。
十年,有些企業由盛而衰,有些品牌消失不見,有些傳奇大佬漸漸沉寂。十年,家電產品不斷升級,從顯像管電視到液晶電視到智能電視,從波輪洗衣機到滾筒洗衣機,從定速空調到變頻空調,從兩開門冰箱到多開門冰箱……
十年,家電業始終在不見硝煙的戰場中搏殺變革。
競爭永遠在路上
本土廝殺,博弈外資,阻擊互聯網……十年來,家電*風起云涌,紛爭不斷。
2004年,家電巨頭海爾集團第一個進入千億陣營,營業收入達到1009億元。彼時,美的營業收入不過300多億元,隨后美的先后收購合肥榮事達和小天鵝,建立全產業格局,終于在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過千億。2012年,格力成為第三個進入千億陣營的家電企業。此間,科龍被海信收購,春蘭空調被格力取代,容聲冰箱、新飛冰箱沉寂。
家電十年,經歷過充分的市場化洗禮,也嘗過經濟低迷時期的苦澀,曾在政策刺激中狂歡,也將在政策結束后歸于理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全面擴張的家電行業面臨產能過剩的難題,庫存壓力迫在眉睫。隨后,政府開始了三次大手筆救市。
然后政策帶來的黃金時代過后,寒冬來臨。2012年家電行業整體倒退,迎來行業最嚴酷的冬天。中怡康研究中心總經理彭煜認為,導致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家電刺激政策的退出,在此之前政策已經誘發市場過度透支。
2012年年底,多家家電企業表示,不希望政策繼續。2013年5月31日,所有家電刺激政策全面退出,家電企業開始回歸市場規律,重建自身實力。
TCL董事長李東生說,從產業發展規律看,未來幾年,家電業要想持續健康發展,單單依靠政策效應的拉動是遠遠不夠的,也不是長久之計,發展終歸要以市場為導向,激發產業企業自身的活力,真正實現創新驅動,轉入內生增長的軌道。
轉型不得不為
2012年,家電*再生變局,互聯網企業半路殺入,攪亂了這個行業原本的游戲規則。被逼無奈下,海信、創維、TCL等彩電企業都開始從硬件向軟件領域擴展,傳統制造業勤學苦練“互聯網”思維的圖景此起彼伏。
今年10月16日,四川長虹董事長趙勇換下了國企領導標志式的西裝,以一身“喬布斯”式的休閑打扮亮相,發布“讓想象發生”的長虹轉型戰略。再早之前,創維選擇與互聯網企業阿里合作推出電視,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說,“誰反對擁抱互聯網,誰下課。”
對一直以制造業自居的家電企業而言,這些都是第一次。為應對互聯網企業的沖擊,轉型,成為近一兩年來多數家電企業的新課題。
今年上半年,樂視電視、小米電視相繼推出,互聯網企業以黑馬之勢殺入家電領域,“不靠硬件賺錢”的方式直觸傳統家電企業的根基,令其措手不及。如果說,頭幾年的家電價格戰還有跡可循,有線可守,這一次,楊東文說,他甚至想過這些互聯網企業“下一步極有可能采取直接免費送電視機的方式”。這一次沖擊,輕則改變傳統家電行業的格局,重則可能是一場關乎生死的較量。
9月3日,北京,TCL聯手愛奇藝發布48英寸智能電視
TCL董事長李東生說,傳統家電企業要想鞏固“地盤”,在互聯網時代的競爭中占據主動,必須在硬件和軟件上,實現產品的突破,為消費者帶來全新體驗。家電制造企業需要發展創新高節能產品、變革銷售模式、創新商業模式,才能順應發展,在未來競爭格局中獲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