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出水面質量問題和不良競爭
受損主體電纜行業
水下冰山產能過剩
電線電纜占據中國電工行業1/4的產值,是中國僅次于汽車行業的第二大行業,但令人憂慮的是,電線電纜行業質量“黑幕”重重。
來自電纜網的數據顯示,近幾年來由于過度粗放式的發展,電線電纜行業質量堪憂,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困局。最近一次的調查顯示,業內有超過40%的企業遭遇過低于成本價中標、同行惡意壓價等不良競爭的經歷。
隨著市場上銅價和各種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電線電纜招投標價格又相對過低,如果企業按照行業標準和國標生產,嚴格執行工藝,勢必要大幅虧損。電線電纜的生產工藝并不復雜,需要兩種材料,一是導體銅或者鋁,另一種就是包裹在外的塑料。在利益的驅動下,一些企業為了節省成本開始忽視原料進廠把關,有的甚至故意使用劣質原料,然而劣質電纜外皮壽命僅為合格品的1/10。
電線電纜質量不合格與行業的低門檻進入和低水平建設不可分割。近年來電線電纜廠家如同雨后春筍大量涌現。據了解,目前我國的線纜生產企業已達到7000多家,因此,業內企業之間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產能過剩,很多企業為了謀取更多更大的利益,選擇不誠信的經營行為。
據了解,電纜行業產能過剩在數年前就已到了較為嚴重的程度。不過2008年金融危機后,隨著新一輪刺激計劃的驅動,催生了電纜行業新一輪的產能擴張大潮。一方面是需求回落,一方面仍然是電線電纜產能的不斷擴張,由于產能過剩導致惡性競爭,電纜行業贏利水平長期低迷。
據悉,近幾年來行業平均利潤率一直下降,目前已經下降到2%以內。對于行業市場秩序和產品質量規范這一老大難問題,國家相關部委已高度關注。2011年底有關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電線電纜產品質量提升的指導意見》,責令不符合產業政策要求和不滿足生產許可的企業退出市場,同時還將從生產源頭控制新增產能,但是現狀的改變還需多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