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到今年年底,我國的風電裝機容量將超過7500萬千瓦,而按照國家規劃,至2020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5億千瓦,這一數字的背后,是風電服務市場留給業內的巨大想像空間。
而必維,已經在路上了。
這家創立了185年的國際檢驗集團,正大踏步走在中國的風電服務市場上。
扎根第二故鄉
在必維國際檢驗集團首席執行官DidierMICHAUD-DANIEL的眼里,中國,有著特殊的意義。
早在19世紀末,必維就已經在華提供服務了,1993年,該集團正式重新啟動在中國的業務。近10年來,伴隨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必維中國區業務的發展突飛猛進,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了20%。
“隨著中國區業務總量和員工人數的快速增長,中國已成為法國之后必維集團的第二故鄉。”該執行官表示,“憑借185年享譽全球的業界口碑、遍及全球140多個國家的網絡布局,必維已獲得全球各行各業40萬客戶的信賴,而中國市場在其中功不可沒。”
創立于1828年的必維,堪稱是檢測、檢驗和認證領域的元老,旗下共有船級社、工業、檢驗與在役檢驗、建筑、認證、消費品服務和政府服務與國際貿易等八大業務,涉及行業有航空航天、電子電氣、消費品、電力與公共設施等。2012年,該集團實現年收入40億歐元,擁有了940個辦公室和340個實驗室。在其62000名員工中,中國的員工人數已超過了8000名。
就在不久前,為慶祝進入中國市場20周年,必維國際檢驗集團中國區總部正式遷至上海市黃浦區,其工業與設施事業部、船級社、政府服務與國際貿易三大事業部均入駐全新辦公樓。該執行官表示,今后必維將通過整合內部資源為中國市場提供更專業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與中國風電產業一起成長
“可以驕傲地說,在風電行業的第三方檢驗認證領域,我們處于領先地位。”必維國際檢驗集團中國區風電業務部經理劉利棟不無自豪地對記者宣稱。
據介紹,該集團自1990年便開始從事風電行業的檢驗業務,目前可提供設計評估、產品認證、風機及零部件檢驗、監造服務、風場項目管理服務、在役風電場以及海上風場檢驗服務等,即針對風電行產業鏈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而作為較早進入中國風電質量控制領域的第三方外資企業,該集團也見證并參與了中國風電行業的建設和發展。
“伴隨著外資風機制造商,必維于2003年便進入了中國的風電機組檢驗領域,并就此生根發芽。”劉利棟告訴記者說,“可以說,我們與中國風電行業一起成長。”
其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7月,該公司已經為國內外眾多風機制造商和風場業主提供了超過10800套風電塔筒監造服務,超過1666座風機基礎施工技術支持,以及超過2000臺風機的吊裝督導等。同時,必維也為中國眾多在役風場提供質量技術支持服務,其專*技術ShafTest已為多家客戶提供了可靠而精確的主軸在役檢驗方案。
“到目前為止,已經執行過主軸在役檢驗約100套,風機在役檢驗約120套。”劉利棟告訴記者說。
目前中國的在役風電場多數為2006~2009年行業井噴期間建設的,很多設備在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有所缺失,設備故障率高,這直接導致了風場后期運行過程中產生了很多的質量隱患,比如塔筒法蘭間隙過大,塔筒垂直度不合格,葉片斷裂,主軸斷裂等,有的屬于設計缺陷,有的則屬于制造質量缺陷等,這些都極大地影響了風電場的運營質量。與此同時,在役風電場的運營維護水平也參差不齊。
在他看來,上述問題的解決應該從設計、生產、施工建設、風場運行等整個過程進行控制,從源頭就開始嚴格控制設計、生產及裝配質量,同時要定期檢驗,以預防為主。“但核心還是要提高設計水平和加強制造質量控制。”
經歷了近幾年的低迷和洗牌,中國的風電市場已經出現了復蘇跡象。隨著風電項目審批權的下放,以及風電場設備招標的穩步啟動,今年上半年我國的風電裝機容量回升了28%。
“中國風電發展不會再出現前幾年的政策性井噴態勢,目前正逐步回歸理性和良性發展的軌道。”在劉利棟看來,分布式風場開發、高原型風機、低風速型風機以及海上大型機組是未來風電發展的重點,而中國的風電開發也將從國內市場走向海外市場,從陸上轉向海上。“可以預見,中國的海上風電場未來將占有很重要的市場。”
據介紹,在中國的海上風電方面,必維參與了已經投入運營的四個海上風電場,包括塔筒監造、基礎施工的監造等,同時還將負責南方電網珠海桂山海上風電場示范項目的質量控制和咨詢等服務。
他告訴記者說,必維有185年的海工經驗,35年海上固定設施經驗,承擔過多個海上研發項目,還擁有國際化的服務網絡,豐富的跨國項目運作經驗。
“我們在之前的產業低迷期保持傳統業務發展的同時,開發了多個新服務,現在可以更好地為中國的風電投資商、主機廠走出去提供服務。”劉利棟滿懷信心地向記者宣稱。
而必維,已經在路上了。
這家創立了185年的國際檢驗集團,正大踏步走在中國的風電服務市場上。
扎根第二故鄉
在必維國際檢驗集團首席執行官DidierMICHAUD-DANIEL的眼里,中國,有著特殊的意義。
早在19世紀末,必維就已經在華提供服務了,1993年,該集團正式重新啟動在中國的業務。近10年來,伴隨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必維中國區業務的發展突飛猛進,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了20%。
“隨著中國區業務總量和員工人數的快速增長,中國已成為法國之后必維集團的第二故鄉。”該執行官表示,“憑借185年享譽全球的業界口碑、遍及全球140多個國家的網絡布局,必維已獲得全球各行各業40萬客戶的信賴,而中國市場在其中功不可沒。”
創立于1828年的必維,堪稱是檢測、檢驗和認證領域的元老,旗下共有船級社、工業、檢驗與在役檢驗、建筑、認證、消費品服務和政府服務與國際貿易等八大業務,涉及行業有航空航天、電子電氣、消費品、電力與公共設施等。2012年,該集團實現年收入40億歐元,擁有了940個辦公室和340個實驗室。在其62000名員工中,中國的員工人數已超過了8000名。
就在不久前,為慶祝進入中國市場20周年,必維國際檢驗集團中國區總部正式遷至上海市黃浦區,其工業與設施事業部、船級社、政府服務與國際貿易三大事業部均入駐全新辦公樓。該執行官表示,今后必維將通過整合內部資源為中國市場提供更專業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與中國風電產業一起成長
“可以驕傲地說,在風電行業的第三方檢驗認證領域,我們處于領先地位。”必維國際檢驗集團中國區風電業務部經理劉利棟不無自豪地對記者宣稱。
據介紹,該集團自1990年便開始從事風電行業的檢驗業務,目前可提供設計評估、產品認證、風機及零部件檢驗、監造服務、風場項目管理服務、在役風電場以及海上風場檢驗服務等,即針對風電行產業鏈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而作為較早進入中國風電質量控制領域的第三方外資企業,該集團也見證并參與了中國風電行業的建設和發展。
“伴隨著外資風機制造商,必維于2003年便進入了中國的風電機組檢驗領域,并就此生根發芽。”劉利棟告訴記者說,“可以說,我們與中國風電行業一起成長。”
其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7月,該公司已經為國內外眾多風機制造商和風場業主提供了超過10800套風電塔筒監造服務,超過1666座風機基礎施工技術支持,以及超過2000臺風機的吊裝督導等。同時,必維也為中國眾多在役風場提供質量技術支持服務,其專*技術ShafTest已為多家客戶提供了可靠而精確的主軸在役檢驗方案。
“到目前為止,已經執行過主軸在役檢驗約100套,風機在役檢驗約120套。”劉利棟告訴記者說。
目前中國的在役風電場多數為2006~2009年行業井噴期間建設的,很多設備在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有所缺失,設備故障率高,這直接導致了風場后期運行過程中產生了很多的質量隱患,比如塔筒法蘭間隙過大,塔筒垂直度不合格,葉片斷裂,主軸斷裂等,有的屬于設計缺陷,有的則屬于制造質量缺陷等,這些都極大地影響了風電場的運營質量。與此同時,在役風電場的運營維護水平也參差不齊。
在他看來,上述問題的解決應該從設計、生產、施工建設、風場運行等整個過程進行控制,從源頭就開始嚴格控制設計、生產及裝配質量,同時要定期檢驗,以預防為主。“但核心還是要提高設計水平和加強制造質量控制。”
經歷了近幾年的低迷和洗牌,中國的風電市場已經出現了復蘇跡象。隨著風電項目審批權的下放,以及風電場設備招標的穩步啟動,今年上半年我國的風電裝機容量回升了28%。
“中國風電發展不會再出現前幾年的政策性井噴態勢,目前正逐步回歸理性和良性發展的軌道。”在劉利棟看來,分布式風場開發、高原型風機、低風速型風機以及海上大型機組是未來風電發展的重點,而中國的風電開發也將從國內市場走向海外市場,從陸上轉向海上。“可以預見,中國的海上風電場未來將占有很重要的市場。”
據介紹,在中國的海上風電方面,必維參與了已經投入運營的四個海上風電場,包括塔筒監造、基礎施工的監造等,同時還將負責南方電網珠海桂山海上風電場示范項目的質量控制和咨詢等服務。
他告訴記者說,必維有185年的海工經驗,35年海上固定設施經驗,承擔過多個海上研發項目,還擁有國際化的服務網絡,豐富的跨國項目運作經驗。
“我們在之前的產業低迷期保持傳統業務發展的同時,開發了多個新服務,現在可以更好地為中國的風電投資商、主機廠走出去提供服務。”劉利棟滿懷信心地向記者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