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成品油價格改革即將再次啟動的消息掛上國家發改委網站,預示著新一輪成品油價改大幕將再度拉開。據透露,目前各方面對進一步深化成品油市場化改革的有關問題已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見。當天,國家發改委還發布了不調整油價的通知。
10月14日,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副司長耿書海約請有關部門和單位,專題研究成品油市場化改革中的有關問題。會議進一步明確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重點,與會各方對進一步深化成品油市場化改革有關問題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見。
這次討論距離上次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調整僅僅過去6個多月。3月26日,發改委公布新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其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將成品油計價和調價周期由之前的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并取消上下4%的幅度限制。
成品油定價新機制運行6個多月來,按照10個工作日一調的周期,油價已經經過了9輪調整,包括4次上調、5次下調,另外,擱淺總計5次,前4次擱淺時間分別在4月11日、5月24日、8月3日、8月17日。
相較于2008年12月國家出臺第一輪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方案,4年多時間內,發改委對成品油價格進行了10降15升共25次調整,新機制明顯節奏加快,市場各方逐漸接受和認同。不過,頻頻擱淺的調整,讓市場仍有怨言,加上靠掛油種不明確,各種猜測紛紛擾擾。對于成品油批發市場而言,囤積居奇的意義大幅下降,但是個別企業仍有打擦邊球的行為。
此外,這幾年原油進口數量大幅增加。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口原油2.1億噸,增長5.4%。美國能源信息署(EIA)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9月美國日均石油消費與國內產量差額為每天624萬桶,同期中國的差額為每天630萬桶。顯然,中國已經成為最大原油凈進口國。
中國石油大學中國石油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毅軍對此表示,由于國內石油產出量早已不能滿足消耗量,資源稟賦和體制機制嚴重制約我國石油采收率的提升。因此,體制改革仍是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我國能源改革的重點。一方面要進行制度變革,加快國內資源開放和技術的提升;另一方面要改革定價體系,在經濟轉型中降低能耗。(記者 魏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