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業整體技術水平不高、品牌辨識度較低、資金鏈緊張的現狀下,光伏產業以提升整體質量為目標的整合勢在必行。
企業長跑的底氣
歐盟"雙反"提醒光伏企業,是時候提升研發水平和品牌辨識度了。
"今后,在歐洲市場,客戶對于品牌的認可度和接受程度將是對每個企業的挑戰和機遇。"優太新能源副總經理劉鵬說。
"光伏產業是充滿陽光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對每個企業都是這樣。能夠生產出性價比高、光電轉化率高的產品的企業才能夠更好地享受陽光。未來的市場需要性價比更好的產品,技術先進、價格合理、成本低才有優勢。"孫廣彬對記者說。
江蘇贛榆一家能源公司的工人在生產出口歐洲的太陽能光伏產品
"任何企業要盈利首先必須控制好成本和費用,整個光伏發展的大趨勢依然是平價為主。然而,品牌和技術依舊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根本,是提升價格的重要因素。"鐘章偉認為。
企業正"各顯其能"。今年3月以來,英利推出"草根創新",目前已有500多項技術創新成果。阿特斯陽光電力有限公司也與多家國內外知名公司及研究機構、高校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以實現優勢互補、互惠共贏。
提升研發水平和品牌辨識度的最終目的還是盈利。"要想光伏企業盈利,必須經歷兼并重組的過程。那些偷工減料、資質較差的企業是重組對象。"一位熟悉光伏行業的資深人士說,"將市場洗一洗、理一理,進入正常的發展狀態后,嚴密準入制度,才能規范市場,讓光伏業健康發展。"
市場的事情交給市場去辦
"光伏產業是國內為數不多的保持與國際同步競爭的企業,‘雙反’堅定了我國支持光伏產業發展的決心。然而,一個不能忽略的事實是,美國和歐盟光伏‘雙反’變相加劇了光伏產業的整合。"熟悉光伏行業的資深人士對記者表示。
我國光伏電池組件企業現有產能超過40吉瓦,比全球總產能的三分之二還要多。2012年全行業虧損達到400多億元。"未來10~20年內,產能需求不會有太大變化。"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寧認為。
"國內光伏組件制造業產能過剩,競爭激烈,一些中小企業僅能維持成本甚至面臨虧損。"常州佳訊光電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技術負責經理毛振坦言。
然而,也有企業負責人認為,在國內市場未啟動前,說產能過剩還為時尚早。"其實,光伏的產能過剩是相對的。關鍵是以前依賴出口,國內市場沒有啟動。從德國和美國的光伏發展來看,民用分布式光伏發電才是未來發展的方向,這也是國內企業消化產能的必由之路。"鐘章偉對記者說。
"市場的事情交給市場去辦。"在趙玉文看來,目前,國內光伏市場正在經歷整合。"產業整合是一個市場現象,是企業優勝劣汰的手段,是國內光伏市場必須要經歷的。至于何時完成這場整合,還要由市場來判斷。"
任浩寧描繪出了他所預判的整合后的市場格局。他認為,未來上游多晶硅企業數量可能會大幅減少,形成5~6個多晶硅集團,中小企業淘汰;中游形成4~5個電池組件集團;而下游將有數量相對多的光伏電站建設、設計和運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