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由上而下的天然氣價格調整對下游產業的沖擊力正在顯現。
7月10日,國家發改委上調全國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全國平均門站價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每立方米1.95元。
調價近50天后,記者從河北、山西、廣東等地的燃氣公司獲悉,天然氣下游工業用戶“煤改氣”的積極性受到影響,甚至出現“氣改煤”的回流現象。
回流的苗頭
天然氣價格上調對下游產業的影響在廣東省最早顯露出苗頭。
廣東某大型燃氣公司的人士告訴記者,7月10日新的天然氣門站價實施后,不少北方LNG(液化天然氣)工廠隨即提高出廠價,導致抵達廣東地區的北方天然氣價格一直居高不下,部分下游用戶采取使用替代能源等措施以減少LNG采購。
自2010年起,各地相繼掀起一股“煤改氣”的風潮,特別是在一些高耗能和高污染產業,如陶瓷、水泥、平板玻璃等產業,一些地方政府或強制、或鼓勵企業使用更清潔的天然氣燃料,其中以福建省泉州晉江市和江西省高安市最為徹底,晉江市甚至規定在限定時間內不使用LNG的企業將被強制性關閉。
廣東省對陶瓷和玻璃等企業使用天然氣的要求相對寬松。上述廣東某大型燃氣公司的人士說:“部分下游用戶在改氣的時候仍然保留了原本的裝置,所以在LNG價格高昂的時候,已經開始使用替代能源,有些用戶還在考慮使用價格更為低廉的水煤氣。”
自7月10日國家發改委宣布上調氣價后,包括湖北、河北、北京在內的少數省市相繼出臺調價方案,多數省市的天然氣價格并未調整。
記者從中國最大的天然氣銷售企業中國石油獲悉,各地區的天然氣銷售公司已經按照調整后的價格與城市燃氣公司結算。這意味著各地將逐漸理順批發環節到零售環節的天然氣價格。
按照國家發改委的規定,在天然氣價格中存量氣門站價格每立方米提價幅度最高不超過0.4元(化肥用氣最高不超過0.25元),增量氣門站價格按可替代能源(燃料油、液化石油氣)價格的85%確定。
河北一家燃氣公司的人士告訴記者,河北省尚未全面上調非居民用氣,即便上調后燃氣公司也會與下游用戶協商,“從目前的情況看,燃氣公司的供應量比較充足,雙方協商后的價格將相對較低,可能會低于本輪調價的最高限價。”
雖然不少天然氣下游用戶已萌生改回液化石油氣、水煤氣的想法,但尚未呈現出蔓延態勢。
安迅思天然氣資深行業分析師王瑞琦對記者分析說,廣東、江西等地的情況較為特殊,部分陶瓷工業用戶使用LNG,在天然氣價改后,LNG原料氣價也出現上漲,導致用戶成本上升。四川、山東等地大多使用管道天然氣,價格上漲幅度相對較小。
亟待地方政府引導
相比石油和煤炭,天然氣具有清潔的優勢,頗受地方政府青睞,特別是在最近幾年里,隨著地方環保壓力上升,一些經濟相對發達的地方在招商過程中明確要求,陶瓷和玻璃等高污染和高能耗的產業必須使用天然氣作為燃料,這導致陶瓷產業加速向內蒙古、河北等內地省份轉移。
位于河北省三河市的一家陶瓷企業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當地陶瓷企業采用天然氣的并不多,多數企業使用價格更便宜的水煤氣。
河北省的一家天然氣銷售公司的人士告訴記者,由于調價時間較短,目前尚未能看出天然氣價格上調對企業的影響。但從長遠看,在一些已強制使用天然氣作為燃料的地區,生產工藝落后、生產效率低下的企業或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從本世紀初開始,各地興起一股興建產業園區的熱潮,陶瓷和玻璃等高污染和高耗能產業受到各地政府的追捧,它們成為各地上馬最容易、見效最快的產業,為地方政府帶來政績的同時,也加劇各地的產能過剩。
卓創資訊玻璃行業分析師楊洋對記者表示,“平板玻璃行業產能過剩嚴重,多數產品的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企業對天然氣價格上調更加敏感,特別是白板玻璃產業,價格上調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平板玻璃在2009年被國務院列為六大產能過剩行業之一,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調控后,該行業的重復建設問題并沒有得到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跡象。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預計,天然氣價格的上調將對整個下游產業造成沖擊。短期內成本支出的大幅增加,工業用戶在燃氣消費方面會格外謹慎,天然氣的需求量也將有所下降。“玻璃、陶瓷等行業對天然氣的依賴較大,大規模縮減天然氣用量的可能性不存在,但部分企業仍會考慮減少天然氣采購量。氣價上調后,將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下游企業控制產能擴張。”
廣東省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的黃希然副會長認為,建筑衛生陶瓷企業改用天然氣將是大勢所趨,既可減少環境污染,又可提高陶瓷產品質量和合格率,將傳統產業向現代化產業轉型。
王瑞琦說,天然氣在一些高耗能產業的使用有利于幫助區域產業結構調整,但如果過度將會加劇相關產業產能過剩的現狀,造成能源浪費,需要當地政府積極引導,將天然氣從低效產業向高效產業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