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消息稱,今年上半年我國單位GDP能耗下降3.4%,但此前,國家發改委將2013年全年的單位GDP能耗下降目標定為3.7%,顯然,上半年所完成的實際數據與原定目標有一定差距。
為確保實現今年節能減排目標,國家發改委表示,下一步將加大力度推進節能減排,加強預警調控,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控制高耗能行業過快增長。針對大氣污染,特別是霧霾嚴重問題,國務院已提出相關防治措施,將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推行清潔生產。國家發改委同時表示,解決霧霾,除控車和監管外,主要是壓煤上氣,即減少煤炭使用,推進煤炭清潔利用,并加大天然氣、煤制甲烷等清潔能源供應。
霧霾推手,煤炭難逃干系
資料顯示,粗放的煤炭開采方式,造成了一系列的環境和生態問題。中國長期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不僅形成以酸雨、二氧化硫和煙塵為主要危害的煤煙型大氣污染,也是中國污染物排放量居世界第二的主要原因。
今年1月10日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持續出現霧霾天氣。霧霾天氣在我國大面積的出現和升級,對人們生產生活和身體健康造成影響,煤炭又被推到了風口浪尖。盡管霧霾元兇眾說紛紜,不能將責任完全歸于煤炭,但其長期作為我國的主要能源,始終難逃干系。
通常電力、鋼鐵、建材、化工被認為是四大高耗能行業,其中電力行業又是耗能之最,與電力耗能相關的又主要涉及煤炭、天然氣等領域,因此,能源領域的節能減排是關鍵。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研究員鮑云樵表示,現階段節能減排面臨的問題比較多,主要焦點還是在于經濟結構的轉變,需要新的管理方式。
在同煤集團董事長張有喜看來,燃煤不是罪,罪在利用方式不當,實現煤炭的清潔利用并非不能實現。北京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馬軍也呼吁,盡快對我國當前發展模式及產業布局進行深刻反思。
2012年8月6日,國務院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明確將“推進大氣中細顆粒污染物(PM2.5)治理,促進煤炭清潔利用,建設低硫、低灰配煤場,提高煤炭洗選比例,重點區域淘汰低效燃煤鍋爐。”
資深煤炭行業分析師李廷指出,煤炭生產環節,節能減排的空間不大,主要在利用環節,關鍵要提高煤炭轉化率,發展循環經濟。
高耗能,叫停落后產能
單位GDP耗能,作為反映能源消費水平和節能降耗狀況的主要指標,它一般受能源消費構成、經濟增長方式、產業結構或行業結構、設備技術裝備水平、自然條件等因素影響。
不可否認,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和比較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造成諸多環境和社會問題。因此不少專家學者認為,我國的能源利用效率與發達國家相比有一定差距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
李廷并不完全認同該觀點,他告訴記者:“單位GDP能耗高,不單單將原因歸為能源結構,能源結構甚至不是主要原因,主要還是經濟發展方式和階段所決定的。”他進一步分析,上半年單位GDP能耗下降低于預期,也不能全歸因于煤炭,因為煤炭消費增長很慢。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帶動鋼材、水泥等高耗能產品增長較快,汽車產銷也在快速增長,主要原因還在于經濟結構問題。
在國家能源局和煤礦安全監察局聯合發布的《關于做好2013年煤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中,要求通過關閉退出、改造升級、兼并重組,淘汰煤礦數量1256處,淘汰落后產能6418萬噸/年。進入2013年以來,國內煤炭市場依舊疲軟,相關人士指出,針對國內煤炭產量過剩和節能減排的需求,煤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大限或提前。國家能源局近期將開展市場檢查工作并明確提出,將推動有效控制能源消費增長與節能減排監管的要求。
專家強調,落后生產能力往往是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的源頭。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是調整存量,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同時,政協經濟與科學及人力資源環境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我國將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解決霧霾等環境污染問題。
節能減排,助推綠色礦山
面對刻不容緩的節能減排形勢,煤炭企業的低碳之路成為滿弦之箭。節能減排,是煤企義不容辭的責任,蓄力建設綠色礦山也成為煤企共同的目標。同時,建設以高新技術為主導的新型煤化工產業也是煤炭行業清潔發展的重要途徑。企業的著力點、發力方式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低碳發展方式。
積跬步以至千里。神華寶日希勒能源公司在市政府、旗政府的支持下,施行爆破冒落、利用露天礦剝離的土方進行回填、覆土、種草等措施,集點成面,開展大規模的治理工作。截止到2012年,已治理冒頂坑2100多個。2013年又投入資金500萬元,對剩余的200多個冒頂坑進行治理,預計今年9月治理工作將徹底結束。神寶能源公司采用集煤炭破碎、運輸倉儲、快速定量裝車于一體的全封閉地面生產系統。煤炭從破碎、運輸、存儲到裝車的整個過程實現封閉式運行,有利于草原植被的保護,同時神寶能源公司也在進行露天礦土地復墾綠化工程。
發展循環經濟促減排。山東能源集團建成了國內唯一的礦用設備再制造基地,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深度和廣度,年利用廢舊礦山機械核心零部件一萬噸,綜合節能率60%、節材70%,減排二氧化碳一萬多噸,構建了“礦內小循環、礦區大循環”的綜合型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再制造產業從設備零部件再制造升級為成套設備再制造。
聯系電話:021-31666777
新聞、技術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郵箱:syy@gongboshi.com
- 下一篇:LED普及時代的“前奏曲” 或已接近尾聲
- 上一篇:泵閥行業助推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