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可魯系統軟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可魯)副總裁張堅表示,雖然在2007年就提出工業互聯網的概念,但直到2009年,我們還在各種會議、各種場合跟客戶們反復解釋什么是工業互聯網。這個概念在當時不僅陌生,甚至有些怪異。
工業互聯不是一個新概念
上海可魯在2004年公司成立以后,就一直嘗試把工業設備通過互聯網互聯互通。但在最初,他們并不知道用什么名稱定義自己做的事情。在當時連網絡都還沒有像現在這么普及的情況下,談及工業互聯網更被認為是異想天開。
張堅說:“當時,我們考慮如何依托公眾網絡連接專用網絡,比如石油的傳輸管線、鐵路交通、電網等。以生產自動化為基礎,實現企業全面信息化,然后再變成工作互聯網。我們查了很多國外的資料,對此并沒有具體的定義。所以我們把它看作是一個工業互聯網,應用的主要是在工業自動化領域。”
通用電氣(以下簡稱GE)作為一家在工業領域內的傳統型超級企業,當其他巨頭們紛紛以“萬物互聯”、“智慧地球”等各種玄之又玄的詞兒包裝概念的時候,他們自然也不甘落后,需要用新的概念來保持市場份額并且占領軟件業平臺。“工業互聯網”應運而生,并被迅速推銷到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
雖然上海可魯和GE是兩家無論在體量上還是影響力上都相差懸殊的公司,但在對技術和未來趨勢的把握上確是不謀而合。他們都認為,過去互聯網的普及是由個人電腦、網絡連接成本的下降所推動的,而工業互聯網的突破是由更低成本的傳感器、數據存儲和更快的數據分析能力所推動的。如今互聯網的環境已今非昔比,工業機器的監測診斷系統已得到改進,并且信息技術的成本有所下降,基于越來越多的實時數據的計算能力得到了提高——可處理大量信息的遠程數據存儲、大數據集和更先進的分析工具日趨成熟,并且應用更加廣泛。
這都是工業互聯網在此情此景被迅速關注的原因,當然,這跟巨頭企業的賣力推廣也不無關系。
機器聯網沒你想的那么玄
然而,工業互聯網要想真正實現也并非一帆風順。GE中國研發中心電氣領域技術總監康鵬舉告訴記者,完整的工業互聯網需要具備三大要素:首先,就是要把機器變得智慧化,能夠收集各項生產數據與操控設備;其次,數據保存與處理分析能力和數據的安全問題;再次是創新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在機器智慧化方面,目前GE大量投資安裝傳感器,就是為了讓機器變得“智能化”。但現在技術和資金都是瓶頸。如何讓傳感器能夠適用各種五花八門的新舊機器是對GE的挑戰。而對企業來說,僅僅看到工業互聯網的美好前景,如何具體體現出預期的生產效率提升與經營績效還需要斟酌。
春秋航空公司航空維修工程部工程技術室工程師陸衛中就表示:“對于目前運營的飛機發動機來說,進行傳感器加改裝方案的費效比不一定能被航空公司所接受。權宜之計是提高和完善對現有數據分析、預測算法。但這需要經驗的積累,一般小的航空公司受人力和物力的限制,沒有進行這種獨立研發的能力。”
對大數據收集后的分析挖掘是工業互聯網的核心價值。其中,大數據技術的戰略意義不在于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在于對這些含有意義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因此,在數據保存和處理分析方面,尤其是面對海量的生產數據,管理人員必須找到最關鍵的核心數據加以分析,這需要以往生產工藝經驗與先進互聯網技術技能的融合。否則大量無效的數據將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傳送費用。
“關鍵在于提高對數據的‘加工能力’,通過‘加工’實現數據的‘增值’。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從各種各樣類型的數據中,快速獲得有價值信息的能力,這才是大數據技術。”陸衛中認為,“根據經驗,99%以上的數據是正常的,對分析而言都是‘無效’數據,如果一股腦把它們全都下載下來,數據傳送費用就十分昂貴,可能用戶承擔不起。這就需要在發動機上的控制計算機首先進行初步分析過濾,把‘無效’數據濾除,只輸出懷疑有問題的數據。在目前的計算機技術下,相信這一點可以實現。當然,如果能做到發動機控制計算機可以直接報告發動機健康狀況并給出維修方案的話那就更好了。”
另外,數據的安全問題也是企業考慮的重點。如何保證有效的數據不會被黑客攻擊或者出現在競爭對手面前,都需要強大軟件的支撐。
康鵬舉表示,實施工業互聯網的一個重要部分將涉及確定哪些數據仍駐留在設備上以及哪些數據傳輸到遠程地點進行分析和存儲。確定本地數據的程度是確保工業互聯網以及相關公司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這里的重點是新的創新可以讓安裝儀器儀表的設備所生成的敏感數據保留在本地。其他數據流將遠程傳輸,以便可以讓在辦公室或移動中的人實現可視化、分析、增強并采取行動。
康鵬舉最后一點提到的是人才團隊的組建。“這也是最關鍵的,因為歸根到底是人在使用設備的,最終將信息從智能機器傳遞到人,讓人和機器有機融合。組建數據分析挖掘的人才團隊,才真正能大幅提高生產效率的決策。”
關于這點,張堅也持同樣的態度,他還特別向記者強調:“人才的缺失是目前最大的問題。工業互聯網屬于一個交叉性學科的綜合應用,包括信息安全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廣域自動化技術等的融合。而目前我國在培養人才的體系上還處于單一型模式。因此,要想邁向工業互聯網,我們還需要更多能專注于分析軟件和數據分析的創新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