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任何前提說明的情況下,實際上這是一道考查思維的命題。我們青島太陽能展雖然已經走過了6個年頭,也對行業略識一二,但是當面對今年的光伏危機的時候,力量顯得還是有些薄弱,因為我們也需要創新思路,因為思維不同,方法不同,結果也就不同。
眾多太陽能光熱企業正面臨著一道相似的考題。
太陽能行業越來越難干了:招商難,銷售難;市場飽合,促銷無效。這個行業還能干下去嗎?能干多久呢?這是目前很多太陽能企業很糾結的一個問題。
行業真的這樣差了嗎?
恰恰相反,無論從消費需求來看,還是從國家政策支持來看,以及時代的需要來看,太陽能光熱行業正迎來一個全新發展的大時代。
縱觀行業發展史,從消費需求到技術創新,從市場環境到社會認知,從時代需求到政策環境都在經歷著深刻變化。一些企業面對這些變化一時無法適應,也沒有做好應對準備,因而也就變的郁郁寡歡。
習總書記最近評論某些國家時說,“身子進了21世紀,腦袋還在20世紀。”把這句話移植到太陽能光熱行業,可以表述為“產業進入到了2.0時代,思維還停留在1.0時代。”
我們常說,“沒有不好的行業,只有不好的企業”。同樣,也可以引述為“沒有不好的市場,只有不好的商業思維”。
面對無限大的太陽能光熱產業,無限寬廣的太陽能光熱市場,卻不斷產生悲觀感,只能說明問題不是出在產業上,也不是出在市場上,而是出在“腦袋上”——舊有的商業思維。
未來的太陽能光熱市場猶如一個巨大的寶藏。從太陽能工程到太陽能采暖,從太陽能工業應用到太陽能發電,任何一個領域都蘊藏著上千億規模的市場。開采一個真正的寶藏需要的是現代化的機械設備,而市場寶藏的開采需要的則是現代化的商業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