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11月初美國光伏“雙反”以來,22個月中,光伏產業經歷了美國與歐盟的兩次雙反以及國內本土市場的快速擴容。中歐光伏價格承諾的施行,使得影響我國光伏產業前景的主要不確定因素基本消除。在這些因素的深遠影響下,未來數年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的路線圖已逐漸清晰。
最后一只靴子落地
自2011年11月初以來,我國光伏產業的市場端已出現三次重大事件,分別是美國與歐盟的“雙反”以及國內市場大規模啟動。
“美國、歐盟及我國本土這三大市場占據全球市場總額約70%。”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長王勃華說,“中歐光伏價格承諾的施行,是我國光伏產業市場環境變化中最后一只落地的靴子。至此,我國光伏產業再沒有市場端的重大不確定性因素。”
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處王世江對記者說:“當下的情況是,美國對我國的電池片征收雙反懲罰性稅收,所以采用第三方電池片后,我國光伏組件仍在對美出口;歐盟市場價格承諾之下,我國光伏組件將更多追求高性能與優良的售后服務;國內本土市場則是通過大規模擴張有力彌補了歐美兩大市場的損失。”
“這三重因素的綜合影響,使得光伏組件核心器件電池片環節受到的壓力最深重,美國市場已被迫拱手讓人,歐盟市場更考驗光電轉換率與使用壽命等技術性能,國內本土市場的政策導向在追求高效電池片。”王世江說。
“強體瘦身”轉型路
王勃華稱,認清此次“價格承諾”談判對整個光伏產業的影響首先要對國內的光伏產業做出清醒的判斷:一是我國能成為“光伏第一制造大國”,很大程度是勞動力成本、規模經濟和局部技術領先三重優勢疊加。二是我國光伏產業前些年成倍增長的粗放的擴張模式具有不可持續性。
“我國與美國、歐盟的光伏爭端,正是國內企業粗放擴張引發惡性價格戰的結果。著眼整個產業的大格局,美國與歐盟這兩大海外市場的遭遇雖不能動搖我國作為光伏產業大國的根基,但也說明加速‘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王勃華說。
據蘇州阿特斯公司董事長瞿曉鏵介紹,歐盟初裁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后,售價上升到了約52歐分/瓦。“其實,52歐分/瓦已使中國與韓國等的光伏組件基本處于同一水平。56-57歐分/瓦意味著,中國光伏產品的‘價格殺手锏’已被廢除,擺在中國光伏產業面前的只有‘強體瘦身’一條路。”
“當前,中國光伏產業需要靜下心來,主動由‘規模低價型’向‘品質高效型’升級。中歐價格承諾給中國光伏產業創造了轉型升級的空間,同時也形成了巨大的倒逼壓力。”瞿曉鏵說。
規避“劣幣驅良幣”現象
王勃華說,“前幾年,我國光伏產業‘小散亂’現象突出,不顧售后服務與產品質量的中小企業具備成本優勢,反而發起價格戰將龍頭企業陷入困境。”
“以價格承諾取代高額反傾銷稅,有效避免了‘劣幣驅良幣’,是促進中國光伏產業加快洗牌進程的正能量。”瞿曉鏵說,“價格有了底線之后,大企業不再被中小企業牽著鼻子走。這種情況下,擁有自主品牌、研發實力、銷售渠道的龍頭企業將在歐盟市場形成顯著的競爭優勢。”
王勃華介紹,《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24號文中已明確設置了光伏電池光電轉換率、多晶硅綜合能耗等行業準入門檻,就說明相關部門正在加速“留強汰弱”,主動規避“劣幣驅良幣”現象。
光伏配額浮出水面
據光伏企業提供的資料,《對歐盟出口光伏電池產品價格承諾實施辦法》中已明確“配額”的分配方式和標準,即將年度出口數量的60%份額按照企業對歐盟出口光伏電池組件占我對歐出口光伏電池組件的份額進行分配;將年度出口數量的30%作為鼓勵和重點支持份額分配給參加行業抗辯企業;將年度出口數量的10%份額優先用于扶持出口規模較小企業以及支持自有品牌、科技含量高、財務狀況良好的光伏電池出口。
價格方面,約每瓦56歐分的最低售價也已基本確定。雖從每瓦來看只增加約4歐分,但對建設電站的總投資來說卻是一筆不小的“負擔”。“以此計算,一個100兆瓦的光伏電站增加的投資將達到400萬歐元。”英利公共關系總監梁田介紹道。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達成的價格承諾方案中的價格和配額并不是固定不變的。按照承諾內容,價格將參照彭博社上一季度的平均價格,當基準價格浮動超過5%時,將會重新調整最低價格。而配額也是參照上一年度的消費數量,如果差異超過10%,也將重新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