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天然氣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優質燃料,天然氣在所有化石能源中排放系數最低。從世界范圍來看,隨著低碳經濟時代的臨近,天然氣被寄予了填補全球能源供應與需求巨大缺口的期望,將會成為21世紀的主導能源。
面對“一煤獨大”的能源消費結構,發展天然氣是當下中國調整能源結構最現實的選擇。天然氣已廣泛地應用在民用、工業等領域,一幅“氣化中國”的藍圖正慢慢展開。
當然,對于天然氣產業剛剛起步的中國而言,同時也面臨著氣源、價格、管輸等一系列問題的考驗。本版將不定期推出天然氣發展的相關問題報道,以饗讀者。
“當前我國能源消費結構調整迫在眉睫,電力生產方式必須走清潔、高效、低碳的道路。國電集團將加快在東部沿海地區天然氣發電項目的布局,以提升清潔能源發電的比重。”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總經理陳飛虎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業內人士稱,天然氣發電將會在電力工業中占據越來越大的比例,而且這種趨勢已不可避免。不僅是電力,近年來,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天然氣除了民用燃料外,已逐漸滲透到發電、化工等工業的多個領域,并被全球普遍視為21世紀前期滿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結構、保護大氣環境的主要清潔能源,未來一段時間內,天然氣在工業和經濟的發展中依然將扮演重要角色,成為推動現代工業文明發展的“催化劑”。
頗具競爭力的燃料
“天然氣是未來世界的燃料。”劍橋能源研究協會主席丹尼爾-耶金如是說。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含量高達99%以上。甲烷具有很高的熱穩定性和熱值當量,與煤炭、石油等能源相比,天然氣具有使用安全、熱值高、潔凈等優勢。
數據顯示,用于供暖或工業,同熱值的天然氣二氧化碳排放比石油少25-30%,比煤炭少40-50%;用于發電,二氧化碳排放比煤炭少約60%。
隨著世界天然氣一些重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入使用,天然氣可以大量運抵更廣泛的地區,一些國家的天然氣消費量迅速增長,使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結構中所占份額逐步擴大。
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選擇天然氣用作發電燃料,包括煤炭和水力資源豐富的國家,比如美國和印度。
天然氣發電可以緩解能源緊缺、降低燃煤發電比例、減少環境污染。另外,從經濟效益看,天然氣發電的單位裝機容量所需投資少、建設工期短、上網電價較低,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國際上燃氣輪機,特別是聯合循環發電的經濟效益已由大量事實所證實,按煤脫硫蒸汽機技術的發電成本,天然氣聯合循環發電技術的燃料氣價格可以達到4美元/MBtu(相當于人民幣1180元/千立方米)。
在化工工業中,天然氣也是最好的原材料,是制造氮肥的最佳原料,具有投資少,成本低、污染少等特點。
正是因為這些優勢,天然氣已成為世界各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征途上,一種極具競爭力的燃料。
當然,天然氣工業的發展首先必須有充足的資源基礎作保障。
我國天然氣產業發展起步較晚,但中國科學院院士邱中建認為,天然氣勘探領域比石油更加廣泛,資源更豐富,比如中石油已形成四大主力氣區。我國常規天然氣可采資源量為22萬億立方米,而且我國天然氣勘探尚處于早期階段,儲量可以長期保持高水平快速增長。此外,我國的致密砂巖氣、煤層氣、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隨著相關勘探技術的進步與完善,將會在推動天然氣快速發展,改善能源結構、實現低碳經濟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技術進步也使得天然氣的獲取相對容易,包括常規鉆井技術進步、長距離管輸能力的提高、液化天然氣業務的擴張。
有可行性研究報告認為,在加快國內常規和非常規天然氣資源的勘探開發,加大國外天然氣資源的引進力度的同時,科學、合理、有效地利用天然氣資源,實現穩定供氣30年的資源基礎是可靠的。
與此同時,伴隨近年天然氣產業的快速發展,近4萬公里的天然氣管網已在地下鋪展開。西氣東輸一線、西氣東輸二線、陜京一線、陜京二線、陜京三線、川氣東送、澀寧蘭等長距離骨干輸氣管網及相關配套設施相繼建成投產,各省市的“毛細血管”也正在加快修建,四通八達的天然氣管網將為天然氣工業的發展打通一條條高速通道。
低碳時代過渡的重要橋梁
國家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在近日召開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3年年會上表示,PM2.5防控是今后五年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于7月底、8月初公布。
7月10日,環保部新聞發言人陶德田就曾表示,該計劃被稱為史上“最嚴格”大氣治理計劃,將予以1.7萬億元的投入。
這份史上最嚴格的計劃明確提出,將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強化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在推進煤炭高效清潔利用的同時,提高清潔能源比重。
這意味著,素有“綠色能源”之稱的天然氣的黃金時代即將到來。
數據顯示,產生相同單位熱量天然氣排放的二氧化碳僅為石油產品的67%,為煤炭的44%;與煤排放的污染物相比,灰分為1:148,二氧化硫為1:2700,氮氧化物為1:29,符合京都議定書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要求。
一個時期以來,面對全球氣候變暖對生態系統和人類生存環境造成的嚴重威脅,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紛紛探索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低碳經濟逐步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