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也是節能環保重點領域;ぎa業的廢水、廢氣、廢固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居全國各行業前列。近年來我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初見成效。
目前,我國化工產業發展進入了瓶頸期,升級難度明顯加大,主要面臨以下瓶頸:投資不理性、原料成本高、產品附加值低、節能減排和安全環保壓力日益增加。
針對以上問題,更新發展理念,提高經營效率,加強技術創新,優化產業布局有助于提升產業的持續盈利能力、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力和對下游產業升級的保障能力,在這些方面尋求突破將是持續推進我國化工產業升級的有效途徑。
改變粗放投資行為
根據國資委制定的《企業績效評價標準值2013》,2012年我國全國國有企業平均主營業務利潤率8.0%、總資產報酬率4.1%、凈資產收益率5.5%,其中化學工業分別為9.4%、2.3%、2.8%。與國民經濟各行業相比,我國化工產業在毛利率較高的情況下僅取得很低的資產回報率,主要原因是投資過快造成總資產周轉率低、財務費用高。
一些企業和地方盲目投資現象時有發生。近年來在我國主動調整經濟增速的背景下,化工產業仍難抑投資沖動,2012年投資增速高達27.9%,明顯高于當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7.1%和工業投資增速20%。
我國化工產業當前經營較為粗放,主要表現為超越行業運營和盈利狀況而片面追求投資規模,導致資產周轉率低、自我積累緩慢,以致財務成本高企,盈利能力下降。
因此,化工產業的升級,首先應該從抑制投資慣性,回歸理性投資開始,控制好投資步伐,集約使用資本資源,提高營運效率,加強管理成本控制,優化財務結構,加強財務成本控制,使產能和需求相匹配,使資本的積累與資產的增長相匹配,充分利用我國巨大的內需潛力釋放期,把握機遇,實現化工產業“從大到強”的轉變。
同時還要化解產能過剩問題。在未來發展中,企業和地方政府決策不能再只關注自我意愿和眼前利益,而應更多地著眼于行業整體布局和長期發展趨勢,科學地、協調地進行投資。一方面要勇敢地舍,切實淘汰落后產能,為先進產能提供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另一方面要智慧地擇,科學布局新興產業,防止跟風投資陷入在進行可行性研究時預測是盈利的,但是投產時卻發生虧損的怪圈。地方政府更應該摒棄陳舊的發展觀念,在全國大局下思考地方發展,不要跟風投資,放棄地方保護主義,為先進產能和新興產業提供健康的發展空間,充分釋放改革紅利,為我國化工產業升級提供制度保障。
加強創新改善產品結構
我國化工產業產品多集中在中低端領域,高端市場依賴進口,且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外國技術和工藝,存在原料成本高,產品附加值低的問題。產能結構性過剩是當前發展的最大障礙。以高附加值的鋰電池隔膜為例,其主要原料為聚烯烴,我國聚烯烴年產能2500萬噸,但動力電池隔膜依賴進口,國產電器電池隔膜也須依靠外國工藝技術,附加值流失。我國化工產業研發投入占收入比重多年來僅維持在0.5%左右,創新動力不足。長此以往行業將陷于同質化競爭,利潤空間不斷壓縮,發展不可持續,也將影響下游產業發展。
對此,要積極創新,改善原料結構和產品結構。一方面要豐富原料結構,降低成本,增強生產經營主動權,另一方面要優化產品結構,拓展適應中高端市場要求的產品和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我國企業通過產品創新獲得顯著經濟效益也不乏先例,萬華集團2007年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MDI技術工業化投產,打破外國壟斷,且產品質量更好、投資成本更低,能耗較當時國際領先水平低10%,此后萬化集團于2011年收購了世界八大聚氨酯廠商之一、匈牙利最大的化工企業BC集團,成為全球第三大MDI生產商,獲得了行業話語權。
升級環保理念和技術
化工產業主要原料為油、氣、煤;諸多子行業為耗電、耗水大戶;各類排放物總量均居各行業前列。為完成國家“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石化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了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能源消耗降低20%、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8%至10%,揮發性有機物得到有效控制的目標,化工產業節能環保升級任務艱巨。
因此,化工產業的發展應轉變過去只計算經濟利益,無視社會影響的觀念,在行業發展理念中更多地融入社會責任感,認識到社會效益最大化與企業利益最大化是趨同的,杜絕減排裝置備而不用,加強危險化學品生產、儲運管理,項目選址充分考慮安全防護距離,這樣才能清潔安全、沒有后顧之憂的發展,才能實現化工產業的真正升級,也為我國經濟整體升級作出貢獻。
化工產業是資本密集型產業,其投資和運營均離不開銀行的支持。銀行要支持符合產業升級要求的客戶;支持產業中的技術優勢企業;支持產業通過兼并重組進行整合;提供適應產業升級趨勢的針對性金融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