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沈烈初是機械行業老領導,上世紀60年代初獲民主德國工學博士學位,回國后長期在機械行業宏觀管理部門任職,曾任機械工業部副部長。盡管年事已高,但他對我國裝備工業的發展十分關心,也發表過許多很有見地的指導意見。今年4月,北京國際機床工業展覽會如期舉行,沈老受主辦方之邀參觀了整個展覽,并認真寫就經反復思考的觀察體會,郵寄本報。編輯部特將他的來稿和來信一并刊出,以使讀者完整了解老一代專家型領導,對當前基礎制造業發展方向與路徑的意見。
今年4月22日,2013年北京國際機床工具展覽會開幕。在展覽會上,我參觀學習了七家內資企業,并與企業領導進行了交流。對于十余萬平方米的展出面積,數以千計的國內外參展商來說,我看到的僅是滄海之一粟,得到的收獲僅是極微小的一點,是一孔之見,不能反映整個國際國內機床工具行業的情況。
在展覽會上我得到的印象是:這幾年國內機床工具行業機遇與挑戰并存,殘酷的優勝劣汰、兼并重組加速進行。過去幾年曾一度輝煌的一些企業面臨很嚴重的困境,處在被兼并重組的狀態,這種現實的教訓應該認真吸取什么警示呢?企業內因是主要的吧,盡管成績很大,但問題不少,有的相當嚴重。
從機遇講,作為機械工業的工作母機,國內市場迅速擴大,中央與地方給予了一系列優惠政策與資金支持,設立了“數控”專項。又得到上至中央,下到地方的黨政主要領導的關注,是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發展的好環境,見到的成績甚感欣慰,對存在的問題也十分憂慮。
一、現實中的憂慮
■高檔數控機床及所用的刀具絕大部分靠德、日、美、瑞士等機床強國進口。
■作為產業鏈的重要環節,功能部件進口量更大幅度提高,機床主軸用的高精度軸承幾乎全部進口。
到目前為止,高檔數控機床及所用的刀具絕大部分靠德、日、美、瑞士等機床強國進口。中國高速發展的汽車工業與國防工業重點工程所需的數控機床,拉動了國際機床強國的發展。國內機床企業所需的一些高檔數控與精密機床多采用進口機床,中檔數控機床競爭不過臺灣地區、意大利、西班牙、法國等中等機床制造國家。從2012年機床進口數據來看,數控機床進口額增加6.03%,盡管中國機床工具協會的統計,重點聯系企業新增訂單連續22個月負增長。作為產業鏈的重要環節,功能部件進口量更大幅度提高,機床主軸用的高精度軸承幾乎全部進口。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世界著名機床工具企業在華都有經銷商、生產基地(用SKD辦企業以避稅)。如美國哈挺公司,專業生產小型數控車床及加工中心,近年快速擴大在華生產能力,計劃從月產100臺增加到300臺,并在全國各地設立十余家具有4S店性質的銷售服務店。北京Fanuc合資公司,這幾年在華最高年產量為5.2萬套各種數控系統及伺服、主軸系統,現在準備搞新的一期工程,達到月產兩萬套的能力,并細分市場,進行二次開發,增加相應的銷售服務人員。
雖然我國大型機床生產企業在國際機床企業排名靠前,如沈陽機床集團排名第一,大連機床集團排名第四。從面子工程看,中國機床工業己躍居世界第一位,但業內人士及用戶自己心里都有一桿秤。如處在世界前十位的德國DMG公司是由三家機床廠聯合組成,每個廠僅有二三百人或稍多一些,總計才有近千名員工,與沈陽機床集團、大連機床集團擁有員工數以萬計相比,是喜還是憂呢?
我國機床工具工業走了一條與世界各機床強國不同的路子,是求大求全,不專、不精、不強的企業發展路子,還是中(小)而專,專而精,精而強的模式?因為機床工具行業品種繁多,屬小批、成批生產范疇,要靠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經驗積累,要有一批熟悉用戶工藝及機床結構的技術人員與擁有技術訣竅的技師及專業技術工人。
孰優孰劣,市場及用戶將取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二、改變現狀的思考
■要熟悉“衣食父母”用戶的現實需求與潛在需求,并與這些用戶的要求同步發展。
■要把可靠性、精度一致性、精度保持性放在首位。
1.深入了解“衣食父母”用戶的現實需求與潛在需求,要把可靠性、精度一致性、精度保持性放在首位。
作為在機床行業工作幾十年的老機床工作者,我提出改變目前局面,就要熟悉“衣食父母”用戶的現實需求與潛在需求,并與這些用戶的要求同步發展。不能僅僅局限在機床工具產品幾個性能指標上,不追求不切實際的“高指標”。
機床工具企業應長期跟蹤及了解自己產品,特別是產品在用戶使用實踐情況,要很熟悉并懂得用戶使用工藝,包括機床、刀具、量具及切削原理。一來幫助用戶排除使用過程中的障礙,二來通過多次PDCA方法反饋,對機床工具進行改進、提高、完善,使機床工具產品在用戶心中扎下根,成為忠誠的用戶。機床的可靠性,加工精度的一致性,精度保持性等只有通過這樣的艱苦努力才能得到解決。國外有名的機床工具行業也是經歷過這段歷程的,誰違背這個規律,誰就自食苦果。標準是提高機床可靠性、精度一致性及精度保持性等質量的“牛鼻子”,必須與國際接軌,而且要強制執行。到目前為止,機床的可靠性標準都沒有,不進行考核,這不是很奇怪嗎?
2.機床產品必須得到用戶的首肯。
各種機床展覽會、新產品,包括政府各“專項”資助的高端數控機床,琳瑯滿目。但不少僅是樣機、樣品而己,要變為商品,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到用戶使用實踐中得到驗證,并被用戶首肯就更加困難了。因此,新產品產業化是一個坎,這個坎比研發新產品更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