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城市能夠集中體現中國作為世界廉價制造商的角色,那么無錫再合適不過了,一個人口超過450萬的龐大都市,從上海乘坐子彈頭火車只需很短的時間。除了老城區、古老的寺廟和運河,現代化的無錫更是一個巨大的工業園區,一條條寬闊、筆直的道路構成了似乎沒有終點的道路網,從愛普生、尼康和松下等國際企業的工廠門前穿過。
無錫的工業園區也是全球太陽能產業的中心——一個當前陷入成長陣痛的產業。具體來說,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閃閃發光的玻璃幕墻總部就位于該園區,過去十年它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本土初創企業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然而今年春天宣布其主營業務部門破產。
比尚德破產規模較小的版本正在中國整個太陽能行業一遍一遍地上演,其他曇花一現的電池板制造商和破產“調起情來”。在歐洲和美國低效環境補貼以及中國中央政府和地方銀行數十億美元的拉動和支持下,這些企業增長過快。中國的太陽能熱潮是對低利貸款的瘋狂攫取,眨眼看去似乎勢不可擋。但是,當西方政府收回太陽能補貼時,市場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的需求未能跟上行業急速增長的產能,庫存開始堆積。結果是:制造商的資產負債表開始出現虧損。
在中國,許多有權勢的人——從地方政府官員到大型銀行高管——助漲了太陽能過剩。現在,為了他們的面子和投資,這些人都在競相通過公司整合及重組獎勵來實現行業的合理化。那些面臨擠出風險的太陽能公司的領導都在爭奪政府和銀行的持續支持。
這是中國企圖經濟調整長線上的最新一次,在這個國家制造業繁榮蕭條周期已經成為一種工業儀式。調整如何收尾將塑造目前中國還占主導地位的全球太陽能電池板產業。更廣泛地說,這讓我們早一步窺見可能沖擊其他清潔能源領域的行業洗牌,從先進的電池到高效節能燈泡。
問題是:曾經促進全球清潔能源實現第一階段快速增長的政府和私人投資者是否能夠克己自律,讓其走上一條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在第一階段,政府急需就業崗位、能源安全和環境收益,競相為這些新興產業提供激勵。但是,這些補貼以及隨之流入的私人投資導致他們刺激的市場走向危險的境地。現在,在第二階段,中國和其他國家正試圖制定更有效的金融和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