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高額反傾銷稅的日子日益逼近,以歐洲為傳統重點市場的中國光伏產業正面臨重大考驗。彭博社24日報道說,如果歐盟大門對中國企業關閉,中國國內光伏企業甚至可能大量破產。在此情況下,中國企業開始積極“自救”,將生產基地移向海外以規避歐盟高稅收,同時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降低對歐盟市場的依賴程度。
據彭博社報道,為規避針對中國產品的高額反傾銷稅,包括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和阿特斯能源公司等中國光伏企業已計劃將生產基地搬到南非和土耳其等國,或者到歐洲的葡萄牙、亞洲的馬來西亞、泰國和中國臺灣新建工廠。一些中國企業高管坦承,這是“應對制裁措施的備用方案”,在這些地方出產的光伏產品可免稅或低稅進入歐洲,而且也方便拓展當地市場。對于人力成本增加,多數中國光伏企業稱“可以承受”。
彭博社稱,歐盟的制裁令一些中國企業感到悲觀,但也同時“倒逼”它們進一步實行生產海外化和經營國際化,中國光伏企業已經將目標瞄準了一些“未經充分開發的新興市場”,以及太陽能豐富、能源消費需求巨大,但光伏產業規模仍處于初期階段的中東海灣國家。據悉,如果中歐未能達成協議,8月6日后歐盟將對中國產光伏產品征收47.6%的反傾銷稅。 (蘆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