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業繼被“圍剿”之后一直處于低迷的階段,近日歐盟對我國光伏制裁投票的舉動又成功的吸引了人們對光伏行業的關注。
5月24日,歐盟就對華光伏“雙反”建議案召集27個成員國舉行意向投票,這也意味著持續近一年的中歐光伏“雙反”博弈接近攤牌。雖然最終投票結果將于6月6日公布,但有媒體透露,包括德國等14個國家投了反對票,還有3個國家“很可能”也投了反對票;此外,法國、意大利等四國選擇站在歐委會一邊,另有波蘭等四國選擇棄權。
不難看出,在針對歐盟委員會對華太陽能產品反傾銷初裁建議案的“投票”中,大多數歐盟成員國投出了反對票,少數成員國或支持或棄權。如果有人以為這個計票結果可能會改變歐委會加征關稅的初裁動議,那就想的簡單了。
試想一下,超過一半的成員國竟然“臨陣倒戈”、反對自身的動議,這無疑給了始終對華強硬的歐盟委員會一記響亮的耳光。
在這節骨眼上,歐盟更是拋出“中國施壓論”這一對我國極不公平的“重磅炸彈”。14個歐盟成員國的反對票顯然令一度信心滿滿的歐委會無法淡定,而把這種“陰溝里翻船”的尷尬單方面歸咎于中國施壓,只能是自欺欺人。值得注意的是,歐盟此番拋出的“中國施壓論”雖然看似荒謬,背后的思維卻與其炮制“雙反”案一脈相承。中方如果僅僅點到即止,批駁“中國施壓論”并非難事;但更應揭批歐美長期以來在清潔能源領域給中國亂貼標簽、鼓吹“中國威脅”的行徑,敦促西方放棄這種動輒將經貿問題政治化的慣性思維,才能在國際社會中收獲激濁揚清、正本清源之效。
對于處于失利方的我國,在看到光伏戰背后原因的同時,還需要反思我們自己的行業政策。作為市場前景遠大的產業,在諸多環節,都存在不少問題。從市場培育看,中國的戰略性產業,不能捆綁到外部市場中。中國光伏產品超過60%出口國外,一旦外部環境有變,就易遭風寒。近年來中國光伏由盛而衰,就與外部市場環境惡化息息相關。此次歐盟雙反事件進一步證明,戰略性產業,更易受到人為“騷擾”;從扶持手段看,鼓勵、投資戰略性產業固然是應有之義,但更重要的是培育國內應用環境。很長時間以來,光伏產品不能并入電網,是導致光伏企業依賴外部市場的重要內因;從研發來看,戰略性產業不能計近利而忘大局。中國光伏企業一度繁榮之時,多重視資本運營,而疏于技術開發,迄今為止,多晶硅提純技術仍掌握在外人手里,中國光伏企業只能在下游“打工”。這種形態,實際上消解了光伏產業的戰略意義。
可以說,中歐光伏戰即使中國企業勝了,也難說是實質性勝利,而只是維護了現有歐洲市場。從最終訴求來看,從政府到企業,都需要作出與戰略性產業相匹配的決策轉變。有了這個起點,中國光伏產業,才可能真正繁榮,并對外部環境的種種挑戰脫敏。
無論此次歐盟“雙反”案最終投票結果如何,中國企業能否轉危為安,我們都要做好十足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