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對于行業宣稱的“千億”市場空間,即便是LED業內上市公司也不敢過高估計其對民用市場的掌控力,就如同古鎮“LED熱”所展示的,賺錢效應刺激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入這一領域,憑借低成本、低價格占領低端民用LED照明市場,在上市公司尚未迅速適應市場轉型時,低端市場的競爭已經白熱化。
中信建投數據顯示,國內從事LED產業廠商高達4000余家,且現階段LED產業結構處于失衡形態。2012年中國大陸整體LED產值雖達2059億元,但其中1590億元屬于下游終端應用,占比77.2%,而上游LED芯片產值僅72億元,占比3.5%。這種現象導致傳統銷售代理商在看好行業前景,爭相進入LED領域的同時,卻又在低端產品和高端產品之間躊躇不定。
“以前是不敢做LED產品,因為技術、市場都不成熟,現在時機比較成熟,未來LED肯定是大趨勢,現在我們經銷的節能燈占比正逐漸減少。”一家大型LED上市公司的銷售代理商東莞市華盟電器照明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少松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LED產品占公司照明產品的比例大約為20%,一年大致可以達到100多萬元的銷售額,未來還會繼續增長。
黃少松是最早“嗅到”LED燈飾市場啟動的先行者之一,其從事燈飾經銷20余年,從最初的白熾燈到后來的節能燈,再到果斷做起LED照明產品經銷。黃少松逐步培育起自己的LED“勢力范圍”。目前他的客戶有幾百家,有的仍只做節能燈,但也有和他一樣,從節能燈開始轉型LED產品。
黃少松也對記者道出了LED經銷商們的顧慮:“LED應用產品品牌很多,很難從中進行選擇,即使選擇一些品牌商,但目前也還沒到品牌效應發揮作用的時候,且品牌商的價格相對較高,市場競爭力并不強。另一方面,經銷非品牌的產品,在短時間內有價格上的優勢,但又擔心未來被淘汰。”
不僅非品牌商與品牌商之間存在價格競爭,目前品牌商之間的競爭也非常激烈。據悉,在三星發布單價15美元的60瓦取代型LED燈泡、Cree推出10美元的40瓦取代型LED燈泡后,歐司朗也宣布將于6月份在歐洲市場推出低于10歐元的LED球泡燈,而國內二線照明品牌中的同類LED球泡燈已經跌破30元人民幣,勤上光電在今年首次全國招商大會上,更是推出33元的T8燈管和12元的5瓦球泡產品。
這種顧慮也反映到A股市場上,投資機構在評估LED業回暖、投資LED公司時,也顯得猶疑和進退兩難!按蠹覍ED業的回暖關注較多時,總擔心行業會出現產能過剩,所以遲遲不敢買入!4月下旬,某公募基金的一位基金經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4月份前的交易“龍虎榜 ”顯示,機構席位常常成為LED公司股票的賣出主力。
從5月份開始,局面似乎發生改變,LED照明板塊的“死水”表現被打破,板塊內公司股價聯袂崛起。然而這些公司共同經歷了先暴漲、再暴跌、又暴漲的走勢,隱藏其間的機構博弈和分歧浮出水面。
滬深兩市交易公開信息顯示,機構對LED板塊的態度不一致,逐步由集體搶籌演變為多空互博。鴻利光電 、長方照明和聚飛光電最具代表性。在股價大漲后,鴻利光電5月16日、17日、20日、22日的“龍虎榜”數據均顯示機構資金“分道揚鑣”;聚飛光電5月16日被抱團買入,5月17日便被集體賣出;三安光電在獲得機構資金搶籌后,也出現了機構操作方向的較大分歧;瑞豐光電等幾家公司則遭遇持股5%以上股東或高管減持。
即使5月24日LED公司再次集體暴漲,也未能掩蓋這種分歧。當日上榜的六家LED照明公司中,僅有德豪潤達 、茂碩電源獲得機構席位步調一致地買入,陽光照明 、南大光電則被機構席位結隊賣出,雷曼光電和勤上光電的前五買賣席位中未現機構身影。業內人士表示,交易數據表明機構資金開始進一步向產業鏈上游篩選投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