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相對傳統制造技術來講的確是一次重大的技術革命,用“顛覆”傳統制造技術來形容也不過分,能夠解決傳統制造所不能解決的技術難題,能夠為傳統制造業的創新發展注入新鮮動力。但是,傳統制造業經過了數千年的積累和發展,已經在生產工藝、生產技術、材料等方面非常成熟,并形成了配套完善、功能齊全、社會各界廣泛認可的產業基礎。
從3D打印的技術原理來看,我們設計師設計的任何復雜的,高難度的,傳統制造方式不能生產的產品,利用3D打印技術都可以輕松地打印出來。但是,傳統制造業所擅長的批量化規模化生產、精益化生產,恰恰是3D打印技術的短腿。比較來看,3D打印技術擅長的解決個性化、復雜化、高難度的生產技術,而傳統制造業則擅長的是批量化和規模化。彼此之間優劣態勢正好形成互補關系,而不是誰替代誰的問題。因此,3D打印技術本身不是要取代傳統制造業,也不能取代傳統制造業。
任何一項新興技術必須產業化,才能得到快速成熟和完善。3D打印技術在過去3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在航空航天、汽車、生物醫學等領域廣泛應用,目前已經具備了產業化的基礎和條件。我們應該為3D打印技術產業化積極創造條件,使3D打印技術能夠與傳統制造業更緊密的結合。
當前,無論國際還是國內,3D打印技術企業還是采取傳統的工業企業運營模式,走的是生產設備賣設備的老路。在絕大多數用戶企業并不了解3D打印技術的情況下,并不愿意投入數千萬去買一些設備回來。技術如何與市場用戶結合起來,是3D打印技術產業化的關鍵所在。而任何一家3d打印技術都沒有形成足夠的影響力和實力,因此我們決定發揮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的優勢,抱團發展,首批選擇10個工業城市集中建設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創新中心。每個中心都是一個獨立的法人實體,計劃投資2000萬,地方政府按照1:1配套扶持。創新中心是一個3D打印技術的功能是:展覽展示中心,科普和教育中心,加工和服務中心,研發中心。很顯然,創新中心最核心的功能是“加工和服務中心”。
3D打印技術創新中心是一個窗口,能夠讓所有關心3D打印技術的政府官員、用戶企業和社會各界增加對3D打印的感性認識。另外,創新中心一定要走向市場,按照市場化的法則運行,要賺錢就必須盡快打開當地市場。我們通過地方政府的配合,組成若干科研小組,分別對當地傳統制造業企業進行專題考察,然后提出一套綜合性的解決方案。創新中心的產品都是向會員企業集中采購,起步階段我們并不主張直接賣產品給用戶,而是先做加工服務。待時機成熟以后,用戶企業已經全面掌握了3D打印技術,我們再將產品配套給用戶。我們預計,一旦創新中心正常運營,3年時間內市場規模可以做到近百億。而且市場缺口打開以后,國內3D打印技術市場規模每年將至少保持一倍以上的速度增長。因此,我們這種模式吸引了許多投資者關注,下一步我們還可能推動創新中心上市,并拓展到二十個、三十個。創新中心成功之日就是3D打印技術產業發展崛起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