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科技部和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布了《中國逐步降低熒光燈含汞量路線圖》(以下簡稱《路線圖》)。《路線圖》稱,我國將圍繞熒光燈產品及其制造過程低汞化目標,以減汞技術創新為基礎,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與推廣應用先進低汞技術相結合,加強政策標準引導,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分階段逐步降低熒光燈產品含汞量。
據媒體報道,熒光燈是我國目前廣泛使用的節能型照明光源,它的發光原理決定了燈管中必須含有少量汞蒸氣。汞是有毒有害的重金屬元素,熒光燈廢棄后難以有效回收,汞外泄既污染環境又威脅人體健康。為了逐步降低熒光燈含汞量,減少行業用汞量及生產過程中汞排放,工信部、科技部和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布了《中國逐步降低熒光燈含汞量路線圖》。
三部委要求各地工業、科技、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要與行業協會、科研機構、企業和消費者共同推動路線圖目標的實現;加強清潔生產審核,加大引導和支持力度,促進熒光燈行業清潔生產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鼓勵低(微)汞、長壽命、高效熒光燈產品推廣和使用;加強熒光燈生產企業環境管理,嚴格控制含汞廢水、廢氣排放,妥善處置含汞固體廢物,有效防范環境風險;加大宣傳培訓力度,樹立綠色消費理念,共同營造綠色消費環境。
根據《路線圖》,我國熒光燈削減含汞量要分兩步走。首先是淘汰液汞工藝,到今年底,淘汰緊湊型熒光燈液汞生產工藝;到2014年底,力爭全面淘汰液汞生產工藝。其次是對國內生產的、功率不超過60瓦的普通照明用熒光燈,分3個階段逐步降低其含汞量,到2014年底,通過淘汰液汞工藝,在生產過程中汞排放量比2010年減少一半;到2015年,單只熒光燈產品平均含汞量比2010年減少約80%,一半以上的熒光燈含汞量低于1毫克。
幾乎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出臺的《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規劃》提出,2015年LED功能性照明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達20%以上,產值達1800億元。
根據《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規劃》,到2015年,60瓦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將全部被淘汰,市場占有率降到10%以下,而LED功能性照明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達20%以上;半導體產業產值達到4500億元,其中LED照明應用產品的產值達1800億元。
早在在今年初,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140多個國家經過4年多的談判,終于達成了《水俁汞防治公約》(以下簡稱《水俁公約》),在全球范圍內監控和限制含汞產品的生產和貿易。水俁是日本的一座城市,20世紀中期曾發生嚴重的汞污染事件。據悉,2013年1月19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通過了旨在全球范圍內控制和減少汞排放的國際公約《水俁公約》,就具體限排范圍作出詳細規定,以減少汞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的損害。這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汞公約出臺,對作為汞生產和排放大國的中國而言,面臨著巨大挑戰。
《水俁公約》開出了有關限制汞排放的清單。首先是對含汞類產品的限制。規定2020年前禁止生產和進出口的含汞類產品包括了電池、開關和繼電器、某些類型的熒光燈、肥皂和化妝品等。公約認為,小型金礦和燃煤電站是汞污染的最大來源。各國應制定國家戰略,減少小型金礦的汞使用量。公約還要求,控制各種大型燃煤電站鍋爐和工業鍋爐的汞排放,并加強對垃圾焚燒處理、水泥加工設施的管控。
《水俁公約》將于2013年10月在日本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特別會議上開始簽署,順利的話,有望在一到兩年后生效并開始執行。
在加強約束與加大推廣之間,照明產品可望加速以LED為代表的綠色變革。雖然此次發布的《中國逐步降低熒光燈含汞量路線圖》給節能燈產業戴上了“緊箍咒”,但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也是進一步開拓LED市場的好機會,因為“LED產品完全不含汞,沒有污染問題”。據報道,為達到《中國逐步降低熒光燈含汞量路線圖》的要求,廣東約七成照明企業需要進行熒光燈工藝調整或改造,不少企業流露出今后將主打或加大LED推廣力度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