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就《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披露,國家能源局和電監會將進行整合,重新組建國家能源局。
馬凱表示,現國家能源局、電監會的職責將進行整合,然后仍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新機構的主要職責是,擬訂并組織實施能源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研究提出能源體制改革建議,負責能源監督管理等。
這意味著,2003年成立的電監會將不復存在,將與2008年成立的國家能源局整合成一個新機構。
授權發布: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
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已正式浮出水面。方案提出,將現國家能源局、電監會的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局將賦予了哪些新職能?未來將給國家能源戰略和產業發展帶來新變化?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能否破局?目前存在的煤電矛盾等問題能否進一步理順?兩會代表委員和能源專家對此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有利于國家能源戰略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監會副主席史玉波:
國家電監會應電力體制改革而生,成立10個年頭。此次機構改革將更有利于國家能源戰略發展,希望機構改革后能注重職能轉變,國家加大對電力行業的重視。
國務院根據能源的角度來進行能源體制的改革組建新的能源局,這是從整個能源發展的戰略方面來考慮的。新組建的能源局賦予了能源監督和管理職責。我們國家能源非常重要,這次機構改革以后,國家能源局仍然隸屬于國家發改委。
希望新的能源局充分考慮十年來電監會走過的路和它的實踐,繼續保證電力可供應和安全運行。電力是我國的基礎產業,照亮千家萬戶,給經濟提供動力,國家發展也需要電力支撐。史玉波強調,國家機構改革要保證職責連續性,機構改革的重要內容就是職能轉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部門職能轉變能不能到位,這是機構改革中最重要的部分。他同時希望國家對能源發展、能源戰略和電力發展給予高度重視。
能源局執行力將加強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總經理陸啟洲:
此前電監會成立的目的,主要是對市場進行監督,至今電力市場沒有形成,電監會職能作用逐漸虛化。此次調整,還是從能源監督管理方面,將電力、油氣以及煤炭等放在一起,更加有助于從整體上宏觀組織實施能源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等。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監會副主席王禹民:
從電力系統改革發展來看,無論是此前的電力部,還是能源部,現在來看是正確的,是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目前電力市場競爭、運轉和發展效果不錯,而且形成了競爭機制,其帶來的最大的好處,就是建設成本明顯下降。
目前能源監管體制的改革,還沒有完全適應市場化。還存在幾個結,要深入研究。下一步要理順能源體制機制以及同國家宏觀管理部門在能源方面的銜接。改革不是節點問題,是永無止境的。國家機構的改變調整,本質上是協調問題,根本問題在于職能轉變。
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原所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
改革后的能源管理格局未有實質性突破,電監會成立以來,功能一直不是特別清晰,雖為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但對電力價格、項目審批等都管不了,所以在這次精簡中首當其沖。
擴大監管領域是重組之后能源局應該認真思考的一大問題,只有電監會是不夠的,石油、天然氣都有天然壟斷性質,監管難度較大,重組能源局之后,政監合一,可以將能源監管擴大到多個領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鄧郁松:
長期以來國家能源局缺乏對能源行業的綜合管理,這次從電監會獲得更多的監管權力,可以說是對這一局面改變的又一突破。
推動電力體制改革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
這次電監會并入能源局,歸到發改委管理,力量增強,會使得其對電力體制改革的推動更有效。今后不排除可能會在新的能源局下設立能源監管委員會,進一步擴大監管范圍,并入能源局后,監管機構的執行力可能會更大一些。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監會副主席王禹民:
要建立健全適應市場經濟機制的政府管理體制。今年會從電網企業上下功夫,探索輸配分開,就是由政府制定出臺獨立的輸配電價,電網企業負責把電網建好,按輸配電價收取過路費,用于電網投資建設和維護。同時逐步放開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讓發電側和用戶側電價由市場形成,上網電價和煤炭價格聯動。
可更好發展新能源
復旦大學能源經濟戰略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吳力波:
新能源發展屬于能源局的管理范疇,但電監會又是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