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能源局對擬設立的第一批國家能源技術裝備評定中心進行了公示。分析認為,這表明主管部門加強能源裝備質量管理的決心。而其更深層的意義在于,這預示著我國能源裝備業從注重數量和規模向注重質量和水平轉變。
加強質量管理的既定措施
據了解,首批國家能源技術裝備評定中心共有七家,包括:國家能源開關設備評定中心、國家能源絕緣子評定中心、國家能源避雷器評定中心、國家能源電力電容器評定中心、國家能源電線電纜及材料評定中心、國家能源低壓電器及電機設備(系統)評定中心、國家能源變壓器評定中心。牽頭單位涉及西安高壓電器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電纜研究所、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和沈陽變壓器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有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設立國家能源技術裝備評定中心是國家能源局加強對能源裝備質量管理的既定措施。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為進一步加強對能源技術裝備產品的質量管理,我國曾于2012年4月下發《國家能源局關于進一步加強能源技術裝備質量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構建完善的能源裝備質量管理評定體系。
該通知提出了幾條重要措施:如加強能源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引導和規范,提高能源技術裝備質量管理水平,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制造工藝水平,保證材料質量。嚴格企業質量主體責任。強化質量安全監管,完善生產許可、強制性產品認證、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等監管制度。也正是在該通知中,明確提出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擇優選用、重點支持的原則,組織建立一批“國家能源技術裝備評定中心”,加強國家能源裝備質量管理。
一致性差可靠性低掣肘行業發展
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近年來,伴隨我國能源產業快速發展,技術裝備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質量一致性差、產品可靠性低等已成為嚴重制約能源高效、安全發展的問題,能源技術裝備產品試驗、檢測等環節的工作亟需完善。與此同時,能源技術革新帶來的能源新技術、新裝備快速涌現,現有質量管理體系已不能完全滿足能源技術裝備發展的需要。
有專家告訴記者,目前,能源裝備與我國其他的工業產品類似,一個突出問題就是質量損失率偏高。要提升國產裝備的競爭力,重大裝備部分關鍵零部件、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等技術質量指標就必須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其可行的途徑是,加強產品可靠性設計、試驗及生產過程質量控制,依靠技術進步、管理創新和標準完善,提升可靠性水平,促進我國產品質量由符合性向適用性、高可靠性轉型。
而據記者了解,按照此前國務院的規劃,到2020年,我國基礎件、通用件及關鍵自動化測控部件等可靠性水平要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重點產品的可靠性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百萬千瓦級核電設備、新能源發電設備、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等一批重大裝備可靠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機械制造領域的一位資深專家曾向記者表示,國內裝備制造業在“重”、“大”、“長”、“厚”等方面不斷刷新世界紀錄,在諸多能源裝備領域也都具備了相當高的制造能力,如,世界最大功率3000千瓦電牽引采煤機、年產1200萬噸綜采成套刮板輸送裝備等填補了煤機裝備的國內空白;特高壓裝備世界領先;長輸管道關鍵設備相繼打破國外壟斷。但不可回避的一個事實是,我們的產業規模已經很大,但是質量和水平有待提升,這也是“大而不強”的體現。
“很多裝備在實驗室研制成功和實現工業化應用是兩回事。一個產品要從實驗室產品變成真正的工業產品,必須邁過質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這道檻。而對質量的把控方面,一直以來是中國裝備制造業的軟肋。”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提升質量需打“組合拳”
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評定中心”將按照國家能源局的統一部署,組織開展能源領域的相關產品評定工作,并按照“國家能源技術裝備指導目錄”的要求,適時向國家能源局推薦能夠列入目錄的能源產品,以備國家核準的能源重大工程建設優先選用。
據介紹,申請“評定中心”必須具備下列資質條件:具有國家、行業質檢中心或國家能源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資質;具有法人資格;具有完善的質量檢測、試驗和評定工作管理制度;具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具備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的專業檢測設備和設施;具有較強的專業人員隊伍和產品質量驗證、檢測、分析、評價服務能力,主要技術人員應具有高級工程師以上技術職稱,熟悉業務,具有5年以上相應專業的工作經歷。“評定中心”資質有效期為3年,每3年復評一次。
專家稱,成立國家能源技術裝備評定中心只是提升我國能源裝備質量的“一步棋”而已。要從整體上提升能源裝備的質量,還需打出“組合拳”。
業內建議,有必要加快國家能源技術裝備行業標準體系建設。加快現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修訂、整合和完善,適時制定新的行業標準,形成統一、完善、符合我國國情的能源技術裝備標準體系,提高標準的先進性,從而充分發揮標準的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