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國內市場多晶硅價格一路下跌,每噸從80萬元一路下跌至12萬元,已經將企業的利潤逼近為零。但從去年12月下旬開始反彈,至今已連續溫和上漲近兩個月。
光伏產業回暖的趨勢有多強?光伏企業如何對待新的動向?
經歷了寒冬的光伏產業,似乎有回暖跡象。
位于江蘇常州的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晶體硅太陽能組件生產的制造商。這兩天,公司高級工程師肖桃云感受到了市場需求的擴大,“四季度以來,每天都越來越忙”。
無獨有偶,在四川成都,因為假期、設備檢修、市場等因素短暫停產的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也傳出好消息:本月有望恢復生產。2月21日,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市場回暖是企業復產的最重要因素。”
產能過剩得到部分解決
“多晶硅的價格已經開始觸底反彈。”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率先進入光伏產業的企業之一,昨日,記者致電正在北京出差的永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德志,他證實了多晶硅市場報價有反彈跡象,“從目前看,市場行情確實是在往上走。”
資料顯示,進入1月份后,多晶硅生產廠家隨著庫存的減少,開始調高報價,目前市場報價已上漲至21美元/公斤。生意社最新數據顯示,多晶硅2月19日最新價格133750元/噸,最近5天上漲8.41%,一個月內上漲了10.31%。
對于近期出現的市場變化,企業家和業內觀察者有不一樣的認識。
馮德志認為,在長時間的行業調整和洗牌過程中,能夠正常生產的光伏企業并不多。隨著庫存減少,報價調高也在情理之中。
天威新能源總經理尹曉南有不一樣的認識。“去年12月歐洲放假、今年1月中國放假,此次市場的回暖或許是假日因素的反映,真正的"窗口期"應該是在今年的3月。”尹曉南認為,當前的市場回暖確實與歐洲市場的回暖密切相關。商務部原定于2月20日對歐美韓的多晶硅雙反初裁或將推遲到3月份出爐,“政策明朗以后,光伏產業的走勢會更加清晰。”
2月20日,Solarbuzz資深分析師廉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歐洲市場回暖、美國和日本市場需求的增長、國內市場擴容等是光伏市場行情升溫的要因,“同時在過去一年中,許多中小型光伏企業停產或減產,使得產能過剩問題得到部分解決。”
日前,國家能源局再度調整了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目標,光伏企業都對國內市場充滿信心。“市場回暖,來自企業家對國內政策尤其是啟動光伏產業終端內需的預期。”馮德志這樣說道。有消息透露,到2015年,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將目標上調至35GW(吉瓦),這已是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目標的第4次調高。
最大希望在國內市場
盡管目前多晶硅的價格已經從谷底的每噸12萬元上漲到每噸14萬元,但是馮德志認為,“這仍然不是正常的行業狀態,每噸16萬元至18萬元才比較合理。”
光伏企業的困境有所緩解,但“不可盲目樂觀”,省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研究員王曉剛提醒。
2月20日,尹曉南注意到一條消息:歐盟各成員國已經批準歐盟委員會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登記的計劃,為價值210億歐元的進口市場征稅做準備。根據這項計劃,如果發現中國和中國公司利用遠低于成本的價格在歐盟銷售光伏產品,歐盟將征收懲罰性關稅。這將直接影響出口,“剛剛有點信心,又來了打擊。”
國內終端市場的啟動,成為企業家們最大的希望。“根據太陽能專業研究機構So-larbuzz提供的數據,2012年中國光伏裝機容量約為4.5GW,較2011年的2.89GW增長55.7%,今年更是確定了光伏發電裝機10GW的目標,這樣的增長速度全球少見。這是最重要的利好。”馮德志如是說。
開拓國內市場成為重要機遇。永祥就計劃將九成以上外銷產品大幅調頭面向國內。從去年12月底開始,天威也調整出口產品比例,從90%調減為60%。
“我省光伏產業的技術水平不高,仍然是企業能否繼續生存的核心問題。”王曉剛認為,市場反映的是企業的競爭力強弱。光伏產業已經很難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狀況了,提高自己的生產技術必須一直擺在議事日程上。
馮德志對此很認同,“還是要靠技術的進步和升級才能進一步應對。”永祥公司現在明確規定,每年研發投入必須占銷售額的3%左右。
尹曉南認為,回款是企業最關注的重點。目前國內太陽能光伏組件企業大面積嚴重虧損,對于合作的系統商、安裝商必須更嚴格地選擇,“資金是否穩定、信譽好不好都必須考慮,實在是"傷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