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公布了第三批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在我國調整能源發展方式,出臺一系列“十二五”規劃的背景下,在風電、太陽能發電經歷了2012年的難熬之日,即將探尋新的發展拐點之際,此次補助目錄的公布理所當然受到了各方的關注。尤其是第三批目錄中,浙江、云南等南方省份均有風電項目獲批,更是引發了無限猜想。
與前兩批目錄相較,不難發現,第三批目錄具有以下特點:首先,第三批目錄共計19省市496個項目,與第一批的220個和第二批的415個相比,在范圍上有了較大擴容。
其次,風電依舊是財政補貼的主要對象。在496個項目中占據377個席位,超過四分之三。太陽能、生物質能兩種發電方式分別入選62個和57個項目。根據此前的數據,首批不包含太陽能發電項目,第二批只有三個。顯而易見,政府正在兌現加大太陽能發電扶持力度的承諾。
此外,在第三批目錄上,國電、華能、大唐、華電等大型國企入圍,分別有83、58、55、21個項目納入補助范圍,且都是規模較大的地面電站項目。對此,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向記者表示:“大規模電站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銀行的貸款。有數據顯示,大概有70%以上的資金都是來自于銀行貸款,而國企在這方面具有更多的優勢。”最后,從補貼的區域看,在第三批目錄中,內蒙古以其豐富的風能資源在各省市中項目數量位列第一,其他如東北和西北地區的風能項目也一如既往入圍較多。
“但風電的區域也開始向南方轉移。”孟憲淦指出,在第三批目錄中,像上海、安徽、浙江、云南、福建、江西、四川、貴州等南方省(市)均有風能項目入圍。“不難看出,無論是風能,還是光伏發電,都在向南方轉移,朝分布式、分散式的方向發展。總的來講,風電、光伏發電都在盡可能地接近用電負荷中心,這樣就減少了遠距離輸送和大范圍的消納難題。”之所以要加碼分布式發電,還有個很大的原因是光伏產業亟需借力分布式發電“出口轉內需”。在2012年底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已經提出要大力發展分布式能源系統,推進分布式發電。而在今年1月7日召開的2013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也提出將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分布式光伏發電將推動未來光伏產業迎來發展拐點。
毋庸置疑,第三批目錄的公布,對于風電、光伏、生物質能來說都是一個利好消息。但孟憲淦表示,目標確定后,逐步落實是關鍵。“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弄清楚補助資金從哪里來,能否保證全額收購。”他以光伏發電為例,目前共有三種補貼機制。一種是上網電價,指的是除去當地脫硫燃煤的標桿電價外,其他的由電價補貼。第三批目錄上的項目享受的正是此種補貼方式。第二種機制是金太陽和光電建筑這種,由財政部進行一次性補貼。第三種是針對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示范區的度電補貼,目前尚未出臺。“這三種機制應該朝著更加合理的方向發展,一方面要根據各地區的資源條件,制定光伏電站分區域的上網標桿電價。另一方面,要盡快出臺對分布式光伏發電實行按電量補貼的相關政策。”無論這些補貼政策最終何時落地,孟憲淦提醒國內光伏企業,國家實行財政補貼是從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角度出發,并非要將企業的生死存亡大包大攬。“保大棄小”依然是政策扶持的核心思路,這從第三批目錄中大型國企入圍更多就可窺得。對于那些沒有市場競爭力的中小企業來說,仍然要謹言慎行。雖然2013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中已經將全年光伏發電裝機目標定到了1000萬千瓦,但目前我國光伏業產能已經達到了4000萬千瓦,尚有3000萬千瓦產能仍需自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