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中國光伏龍頭企業之一的尚德電力因無法歸還到期債務于3月20日宣告破產。
資料顯示,無錫尚德由知名的太陽能光伏科學家施正榮博士由2001年在無錫創立,從事光伏電池與組件生產。2005年,施正榮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成立100%控投無錫尚德的“尚德電力公司”,并在紐交所上市。
近日,尚德電力面臨的還款危機也逐漸被公眾推向聚光燈下。據了解,尚德電力的可轉債發行于2008年3月,期限五年。公司3月11日表示,至少已與60% 的債券持有人就延遲兩個月償付債務達成一致,但是,募集說明明確標注尚德電力必須征得100%債券持有人的同意才能變更償債日期。
最終,尚德電力還是沒能在3月15日按期償付5.41億美元可轉債。
另據報道,尚德電力并非身背僅此一筆債務,截至2月底,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在內的九家債權銀行對無錫尚德的本外幣授信余額折合人民幣已達到71億元人民幣。
尚德電力也因此被漸漸逼入絕境。
3月18日,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債權銀行聯合向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無錫尚德電力破產重整申請。
3月20日,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據《破產法》相關規定,正式裁定對尚德電力實施破產重整。
至此,國內第一筆真正意義上的債券違約出現,債市“零違約”神話也隨之破滅。
坊間曾傳聞尚德電力已與無錫市政府達成相關協議,將部分或全部由無錫市政府旗下的國有控股公司無錫國聯接管。但是,尚德破產已成事實,它牽涉到上萬人的就業,多家銀行的貸款等。而此次無錫市政府并沒有象外界預測的那樣在其破產之前拯救尚德電力。
事實上,從去年山東海龍信用事件開始,國內債券市場出現償付危機的企業不在少數,但是,尚德電力的危機并沒有象市場先前預測那樣被政府兜底,而最終走上了破產重組的這條路。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寧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據我們分析,其僅在銀行系統就有70多個億的債務,政府不好兜底;另外,光伏行業現在本身就處在調整期,政府如果把這個爛攤子接過來很難再短期內看到經濟效益。政府沒有介入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債務壓力過大,地方政府撒手不管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那么,外界對于此次無錫市政府為何沒有介入尚德事件充滿諸多疑問。究竟是因為尚德的債務量過大還是政府有意使其遵從市場規則?尚德的負債量在什么基數內會得到政府的接受?
任浩寧分析,如果尚德的債務在20至30億元之間的話,通過政府協調,由地方國企介入,這個資金還是可以周轉過來的,地方政府很可能介入協調,但是70多億元的債務對于地方政府過于吃力。
其實,不管是光伏行業還是尚德電力,其發展迅猛令人咋舌。然而,其曇花一現的凋落也令人惋惜。
那么,無錫市政府的觀望態度究竟是出于怎樣的考慮呢?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對本報記者表示:“尚德電力的做大做強與地方政府有密切關系,同時尚德電力的破產重組地方政府也脫不了干系。尚德電力的破產重組是公司法人通過正常的法定程序確立的既定事實,政府部門持觀望態度或意在避嫌,市場化的運作道路并不能完全解決尚德電力的所有問題,地方政府觀望態度很難維持很久。”
截至發稿前,本報記者多次致電無錫市政府發改委和外宣辦,但是均未得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