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鋼鐵行業低迷已成不爭事實,對于“十二五”時期的鋼鐵業來說,“綠色發展”已是毋庸置疑關鍵詞。但如今,在環保新政語境下的“綠色”內涵已悄然升級重構,如果此前的“綠色”定位僅是政策驅動、社會責任,那么現在則是企業生存發展的迫切需求。
寶鋼——“減排”納入企業年度投資計劃
目前,寶鋼積極踐行環境經營戰略,編制并滾動更新能源環保六年規劃,策劃了一系列污染物減排重點項目和措施,并將減排項目納入企業年度投資計劃。
除了制定了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噸鋼污染物排放量和固廢綜合利用率等環保指標,并將指標層層分解,細化落實;完善環保責任監督體系,明確環保責任、監管、技術和服務支持及評價體系,確保環境管理體系有效運行;不斷完善環保項目推進體制,以重點環保項目為抓手,持續改善各類污染物排放水平,使得二氧化硫、廢水、化學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減排和固廢綜合利用水平實現突破性進展。
此外,寶鋼股份還積極推進粉塵、廢水等污染物治理和固廢綜合利用。
武鋼——“綠色工藝”變廢為寶
“十二五”以來,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加大環保減排投資力度,帶動綠色經濟增長點,各項環保指標均不斷優化、提升,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多年來,武鋼物流公司致力打造“綠色物流”,努力降低貨運成本。采用鋼架固定、棚車保護的物流模式,替代傳統運輸固定保護工藝,實現資源循環再利用,收效明顯。采取新型物流運輸配置后,每年可減少汽車貨運材料消耗1000萬元。
武鋼能源總廠對冶金綜合廢水進行試驗,研究出“管網重組、分質供水、濃鹽水外排”的總體對策,開發出微絮凝過濾雙膜法脫鹽組合工藝、回用水管道腐蝕預防方法,強化廢水處理工藝,制定出加強用水管理、加強環保設備維護等14項管理方法,增強北湖、工業港兩座污水處理站的運行能力。
同時,將礦渣微粉工藝以煉鐵過程中產生的廢渣為原料,用高爐水渣轉化為高附加值的礦渣粉,使其成為一種用途廣泛的新型綠色建材產品。
太鋼——做世界上最好的綠色鋼鐵企業
太鋼作出立體化“綠色”戰略格局,一方面通過集結世界最先進的全流程工藝技術和主體裝備,保證工藝裝備的綠色化;另一方面推進全流程、全系統節能減排和循環利用。
目前太鋼已經實現焦化不排塵、發電不燒煤、轉爐負能煉鋼;回收利用副產煤氣產生的能量占到生產所需能源的45%,余熱余能發電量占到生產用電量的23%,工業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8.2%,水渣、鋼渣、除塵灰等副產品已全部實現回收利用。
最近,太鋼新建的工業廢水回收膜處理工程即將投入運行,可進一步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減少新水外購量和新水消耗,降低噸鋼耗新水指標,太鋼日處理工業廢水能力將達到10萬噸。
而支撐太鋼立體化綠色戰略的是堅持不懈、不遺余力的投入。“十一五”期間,太鋼先后投資54.96億元,實施了87項節能減排、循環經濟項目。在管理上,太鋼以“全球最好”為驅動力,全面開展對標,建立起了綠色發展對標體系,并將綠色發展指標納入對各單位、各崗位的績效評價體系,實現了與全工序、全員經濟利益的緊密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