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國內最具規模的光伏生產商——無錫尚德收購案突然間峰回路轉。本報記者從接近英利人士證實,此前最有實力的競購者英利已退出收購,而資本大鱷鄭建明殺入局中,成為目前最熱門的競購候選人。
英利悄然退出
昨日,接近英利人士向記者證實:英利已經放棄對于老對手尚德的收購,國內光伏業的“大佬交接”到此已經畫上了休止符。
英利于今年7月正式介入對于尚德的收購,并向尚德大本營所在地無錫市派出一隊多達47人的盡職調查組,摸底尚德最新狀況,為可能的收購進行準備。同樣對于尚德表示出興趣的還有天合光能、中國西電、北京普天新能源等企業,然而英利是其中最具實力的競購首選人。
在今年3月20日破產之前的尚德,是中國最大的光伏企業,產能約2.3吉瓦。而英利集團是目前我國最大的光伏企業,2012年的出貨量居世界首位,約2.2吉瓦。英利對于破產后的尚德表示出興趣,被視為國內光伏界一次大規模產能合并的前奏。
然而,這一切在10月8日發生了轉折。據知情人士透露,10月8日當天,在位于無錫的尚德電力總部進行了一場投標,內容是尚德的破產重整方案。而最早介入收購的英利、天合光能、中國西電、北京普天新能源等企業均未出現在現場,而是無錫當地的國企無錫國聯,以及新入局的“黑馬”順風光電等企業參加了會議。會議上,順風光電拋出了一個讓當地政府滿意的投標價格,并向尚德管理人支付了5億元作為訂金。
有媒體透露,順風光電開出的投標價格是35億。這個數額尚未得到順風光電的確認。
而與開始介入收購時的低調相一致,英利也并未就這次退出發布官方聲音,這次退出顯得悄無聲息。其盡職調查的核心高層之一、首席戰略官李宗煒也只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英利退出收購的原因是,“基于盡職調查結果的判斷以及對工作進度上的評價。”
“資本大鱷”出手
對于順風光電的突然出手,光伏業界的反應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順風光電是一家香港上市的“非著名公司”,出面收購尚德的是其全資附屬公司江蘇順風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然而其背后的操盤者卻在投資界頗有名頭——靠炒賣寫字樓起家,并以資本運作見長的投資者鄭建民。從一年前,他開始“抄底”光伏業,因此他突然出手尚德,雖然意外,但也有其一脈相承的邏輯。
在采訪中,對于鄭建民的出現,人們表示了不同看法,主要觀點分為兩種:一是持肯定態度,認為基于此前鄭建民收購的一些下游電站,對尚德的收購正好能夠彌補其光伏產業鏈的缺失,并能夠讓尚德重振雄風;第二種則是對于順風光電的資金實力表示擔憂,同時認為靠順風光電在光伏業的積累,無法消化尚德產能,從而擔心這一收購最終有可能淪為一場資本游戲,或者一場炒作。
“英利和天合雖然是光伏的龍頭企業,看起來是收購尚德的合適人選,但是經過這兩年的虧損,本身負債率就很高了,如果再背負尚德的債務,就會很吃力。所以經過一開始的盡職調查,在權衡利弊之后決定退出,是在情理之中的。”我省一位業內人士分析,“但是順風光電的介入就值得觀察了,他是真的要付出巨額代價來換取這塊產能,還是只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這沒人說得清。”
各有立場如何收場
對于尚德收購,一直關注此事的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表示,此事涉及的各個方面都各有立場,各有考量,然而業界最希望看到的,還是尚德最終能夠“托身得所”,繼續發揮其價值,而不是“所托非人”,被利用完之后就甩掉。
上述我省業內人士分析,“就并購而言,地方政府可能最優先考慮的是債務問題,巨額債務怎么償還,所以誰出的價格高就青睞誰;而收購企業想的是,怎么利用被收購企業的剩余價值,包括產能、品牌優勢等等,也不排除一些收購企業利用這件事打名氣、做宣傳。”
不過,無錫市政府人士曾向媒體透露,不單純考慮價格問題,也很看重尚德以后的重獲新生。因此無錫方面對尚德的接盤者抱有幾點基本要求:接盤者需對政府承諾接盤后不會出逃資金,不會將尚德搬離無錫,更不會是惡意收購,以消滅競爭對手為目的。
“現在最有可能的接盤者變成了順風光電,這讓尚德的以后多了一些可能性。比如,順風光電肯定比已經很有品牌知名度的英利和天合更重視尚德這個品牌,這對尚德的發展應該更有利。但是順風光電的資金能力也讓人擔心,他能籌集到這么多資金,而且把這么多錢都投入尚德嗎?也許,這更像一個誠意問題。”他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