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發布,標示著新一屆政府光伏新政的整體藍圖已經繪就,吃下定心丸的業界翹首靜待相關細則的陸續落地。隨后的8-9月份以來,國開行光伏信貸扶持重新開閘,光伏發電價格補貼、增值稅減半征收等政策紅利相繼兌現。雖然政策禮包接到手軟,但從目前來看,地面光伏電站往往“近水樓臺先得月”,在下游應用領域一路領跑,而被各界寄予厚望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則似乎還是步履蹣跚。提高政策定向扶持的精準度、為后者開政策“小灶”的呼聲漸高。值得欣慰的是,國家能源局迅速作出了回應;相信得益于市場機制與政策扶持雙管齊下,分布式光伏發電有望走進全面提速的新時代。
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中國光伏業才能保本脫困
“大力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是調整能源結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是保持并鞏固我國光伏產業既有成果、幫助我國光伏制造企業走出困境、促進光伏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舉措”,這是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在本月上旬召開的一次座談會上的表態。
此次座談會陣仗非凡。在能源局的召集下,部分光伏強省的能源主管部門、能源監管機構,以及國家開發銀行、電網企業、光伏發電投資企業、設備制造企業和行業協會代表悉數到場。在這樣的場合,身為中國能源決策層的一把手,吳新雄首次將分布式光伏發電定位為中國光伏業“保本”、脫困的根本性舉措,此番宣示無疑值得光伏“小伙伴們”細加掂量。
其實,從去年7月份國家能源局首次提出將大力發展分布式發電,中國光伏業已經意識到政策路徑的轉向。2012年9月份,能源局正式下發通知稱,我國將選擇具有太陽能資源優勢、用電需求大和建設條件好的城鎮區域,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示范區建設!短柲馨l電發展“十二五”規劃》中進一步明確,到2015年分布式發電與大型電站裝機規模均為10GW。從一個停留在紙上的概念到進入政策規劃視野,分布式光伏發電這一新興的發電業態初步向人們描繪了“夢想照進現實”的藍圖。
就我國來看,光伏電站多建在偏遠地區,電網未覆蓋到位,發出的電難以外輸,容易形成“窩電”的尷尬。而分布式發電通過家庭及工廠“自發自用為主,多余電量上網”的模式,免去大型電站因為電網集中接入和長距離輸送存在的并網難問題,顯然更有利于光伏發電快速大規模應用。在這方面,決策層也有清醒的認識,能源局曾多次指出,大型光伏電站的建設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也缺乏制度創新,今后我國不應再以大規模建設大型電站為主,必須要開放用戶端的市場,支持用戶自主建設光伏系統。若中國現有及新增建筑中有10%的屋頂面積及15%的立面面積能應用于光伏發電,至2020年潛在市場規模甚至可以達到1000GW,相當于新增368個葛洲壩或45個三峽的裝機量。
但長期以來,我國對于光伏發電的規劃一直是以建設大型地面電站為主;實施四年、投入百億元的“金太陽”工程雖然毀譽參半,畢竟也從從無到有培育了國內的光伏電站市場。目前建成或在建的光伏系統大多是大型集中式電站,容量在100千瓦及以下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屈指可數。正是得益于這種先發優勢,相對于在中國仍然停留在概念階段的分布式發電,光伏電站起步早、技術及運營模式成熟、風險性小。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以來,旨在催熱內需市場的各項光伏救市措施,更令光伏電站項目成為業界扎堆爭搶的香餑餑,到處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而分布式光伏發電卻似乎總是“雷聲大、雨點小”,除了個別省市有普通民眾陸續嘗鮮光伏“自發自用”,大規模開工上馬的項目依然寥寥無幾,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尷尬。雖然口頭上看好,但在光伏電站建設占盡先機的大環境下,后發的分布式光伏項目能否實現“長江后浪推前浪”,其實在很多光伏企業心中仍是一個問號。
拓荒分布式光伏發電需市場與政策“雙輪驅動”
仿佛是看穿了業界的擔憂,吳新雄在會上開門見山點明,各部門相關配套政策已經陸續出臺,為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創造了較好的政策環境。言外之意,政策層面的“定心丸”已經送上,重點開發分布式光伏發電這塊處女地的大方向已經明確,對于那些尚在躊躇遲疑、逡巡不前的機構和企業,已經沒有繼續觀望的必要,畢竟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
正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于部分有意在分布式光伏領域大干一場的企業而言,心有余而錢不夠,確實是個頭痛的問題;在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發展過程中,與之相關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運行的標準、規范不健全,導致問題集中顯現,也很容易讓那些拓荒者因噎廢食、打退堂鼓。對此,吳新雄明確指示,各示范區地方政府應成立能源主管部門牽頭的工作協調小組,電網企業要對示范區提供專項并網服務,有關金融單位要盡快開展合作,多方合力解決項目審批、并網、融資等“硬骨頭”難題。此外,各級能源主管部門要加強與財政、價格、稅務等部門和電網企業的協調,完善分布式發電相關項目備案管理、并網接入、電量計量、電費結算、補貼撥付、稅務處理等具體細則,做好配套政策落實工作。
其實,在逐步落實面向全行業的光伏新政細則的同時,為分布式光伏開政策“小灶”也已經悄然實施。8月18日,國家能源局公布了首批18個分布式光伏示范區;當月22日,能源局又會同國開行,非公開出臺了《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金融服務的意見》,目前已經下發下屬機構和部門。分布式光伏該不該吃“小灶”,這也引發了部分光伏人的擔憂。畢竟,就眼下方興未艾的光伏電站投資熱潮來看,一窩蜂上馬的非理性情緒又在光伏圈中蔓延;一旦政策紅利偏向分布式這塊更大的蛋糕,瘋狂的資金炒作也將隨之轉場。過分扶持有如一把雙刃劍,會否令光伏發電這片藍海重蹈光伏制造業拔苗助長的覆轍,成為下一個做壞了的市場?
從吳新雄的表態來看,他著重強調,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全面建設,要發揮市場機制和政策扶持的雙重作用。能源局只會下達指導性規模指標,各地可以結合創建新能源示范城市、示范村鎮以及移民安置、棚戶區改造、經濟適用房建設等,建設各種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很顯然,決策層也意識到了以往政府一手包辦的“保姆式扶持”弊大于利,市場與政策的“雙輪驅動”才能令分布式光伏走得更穩當。